Image

2020十大社科好书:夺回属于我们的时间

2020-12-18

在可以用“动荡”来形容的2020年,阅读其实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我们的时间属于短视频、直播、综艺、明星热搜和足够耸动以及滑稽才能引起我们注意的新闻,却独独不属于我们。

2020年的春天,新周刊·硬核读书会正式启动。我们以书本为主,将讲座、访谈、书单和新知科普等几大板块结合在一起,做的正是一件事:夺回属于书本的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书值得我们将自己的时间分享给它?有电影迷曾经说,好电影就是看这部电影之前的你和看电影之后的你是不一样的两个人——这是一个颇为武断,甚至对于电影作用过分夸大的说法。但从某个角度来说,它启发了我们评选好书的标准,我们评选的书籍,一定是能够带来某种深层的改变和触动的书。

它可以是关于树木的,但是它让你重新发现自身在自然界的位置;它可以是关于几十年前的历史,能够让你知晓权力和个体如何发生作用;它可以是一篇长篇报道,让你深入了解一个行业并且拥有了新的常识;它还可能是一部对话录,在对话里你看到过去时代的脉络,了解如何面对个人的危机……

这是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年度好书评选的第一期榜单,社科书籍榜单。历史、哲学、自然科普、社会学、心理学研究的书籍都会在这期榜单里出现。

我们希望在读完这期书单后,你能够找到属于你的那本社科书籍,或者说,找到那个让你夺回属于你自己时间的武器。

新周刊·硬核读书会的年度榜单还包括:年度十大虚构书籍、十大非虚构书籍、十大改编剧集、年度十大播客。这些榜单将在接下来的三周内陆续发布,敬请期待。

《仿制药的真相》

[美] 凯瑟琳·埃班 著

高天羽 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0-10

新冠疫苗开发的每一步进展都成为新闻,联系前两年那部引起广泛讨论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制药行业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一个“幕后”行业,它成为了科研实力和经济水平的侧面证明。

我们推荐《仿制药的真相》,是因为它记录的仿制药行业,和我们息息相关。仿制药占据药品市场90%的份额,我们或多或少都与它关联着。对仿制药的了解,应该成为我们的“常识”。

作者经过十年的追踪调查,为我们绘制出仿制药产业的行业现状。这些现状触目惊心,且亟需改变。

这本书本身是对我们常规认知的挑战,当我们习惯了将仿制药视为救星的时候,我们忽略了制药行业需要的监管和试验、批准过程。

如何平衡正版药和仿制药,如何让患者得到公平的治疗,如何让医院合理地使用药品,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正为此,这本书才重要。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 著

宋虹/崔瑞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0-7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悲剧发生已经过去34年,苏联成为“过去时”距今也有29年,但是“切尔诺贝利”时至今日仍然是人造灾难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说,苏联最终的结局,与切尔诺贝利的灾难密切相关。

去年HBO的美剧《切尔诺贝利》让切尔诺贝利再次火了一把。

浦洛基教授这本书,是对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完整溯源,它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口述史作品《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相互补充。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事故发生的每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作出了怎样的反应,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了解人们这些反应背后的社会和制度机制。

美剧《切尔诺贝利》让你倒吸一口冷气、让你愤怒,但你应该了解美剧进行了许多艺术加工,或许你更应该做的,是继续翻开这本书,了解悲剧背后的种种。

翔实的细节,扎实的分析,让这本书比美剧更吸引人。

“第三帝国三部曲”

[英]理查德·J.埃文斯 著

赖丽薇/哲理庐/陈壮 译

九州出版社

2020-2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纳粹掌权的过程?近九十年前的历史和当下的关联真的如此紧要么?

关于纳粹和第三帝国兴起的著作已经有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甚至地理等要素都被学者们反复研究过。

与此同时,大量的犹太人研究以及二战回忆录也对我们理解纳粹上台做了非常好的注解。

“第三帝国三部曲”可以看作是上述二者的综合。它用日常的视角,用普通人的生活,构建起第三帝国兴起的肌理。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被日常和细节所“淹没”,保持了这本书作为一本“学术书”的严谨和逻辑。

悲观主义者常说,历史就是不断地重复前人犯过的错误。这也解释了在可以用“动荡”来形容的2020年的世界里,纳粹研究为何会被人如此关注。

这本书也因此而重要,更多的反思出现,代表着坦荡地正视历史里的错误之后,我们可以走出历史的覆辙。

《走出唯一真理观》

陈嘉映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5

著名的哲学教授陈嘉映在今年出版了这一本并不“哲学”的谈话录。

这本书的信息量巨大,它当然包括了陈嘉映对哲学本身的思考,但更多的是他对这个时代的观察。

年少求学的历程、出国经历、高考的种种,以及近些年让中国人焦虑的许多话题,陈嘉映教授都作出了他自己的解读。

既然这本书叫做“走出唯一真理观”,那我们读这本书的最恰当方式,就是不把这些对话当作“真理”,而是真诚地去思考,我们身处怎样的时代,那些无用之用,如何让我们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偏见的本质》

[美]戈登·奥尔波特 著

凌晨 译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10

在读这本书之前,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偏见的本质,我大概率会回答,是无知。

但从这本书的第一页开始,就让读者看到“偏见”的形成中包含着比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开化程度更多的因素。

语言、家庭、社会心理、人格等因素无时无刻不在编织着偏见之网。消除偏见是人类长久以来的美好愿景,但该如何实现?

奥尔波特给出了非常复杂的解决方案,但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他说“跨文化交流”和教育的重要性。

日益分裂的世界制造着偏见,而偏见不断地加深着分裂。这本书是一本消除偏见的“工具书”,当更多的人去读它的时候,“工具”可以变为消除偏见、愈合社会的“武器”。

《剧变》

[美] 贾雷德·戴蒙德 著

曾楚媛 译

中信出版社

2020-4

写过《枪炮、病菌与钢铁》和《第三种黑猩猩》的贾雷德·戴蒙德今年的这本《剧变》是当下的应景之作。

他之前的研究集中在生物和人类历史,这本书里,他用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去研究“危机”。从个人到国家,“危机”是一个很难逃避的主题,每一次危机,都促生或好或坏的转变。

戴蒙德由个人危机出发,讲述个人危机产生的机制类型和和应对方法。之后,对芬兰、澳大利亚、日本、印尼、德国等国应对危机的方式进行总结,用来与美国的当下作对比,试图给出参考。

戴蒙德认为美国和当今的世界都处在一场危机当中,他给出的这些经验,是极其有用的参考。

《什么是日常统治史》

侯旭东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7

这本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将日常、制度和文化的整体考察视角代入到历史研究中。

研究历史不仅仅是知道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这样的细节,或者说朝代如何变迁、经济如何转变这样的宏大视角,更重要的是知道各种转变背后的推力。

在这本《什么是日常统治史》里,侯旭东用清晰的线条勾联起“日常”和“制度”。制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因为人们的日常在发生变化。日常构成事件,一个个事件又让制度形成。

这本书是极富创造力的,当我们习惯了用向上的、宏大的视角去阐释历史时,它让我们看到日常生活和历史的紧密联系。

历史学的著作有太多,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来证明历史研究本身的乐趣和多元。

《故土的陌生人》

[美] 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 著

夏凡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5

一位精英、社会学教授、西海岸成功人士,如何看待日益分裂的美国社会?

2016年大选似乎是美国的分界点,从那之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美国社会的分裂。而本书的作者,在2016年之前就已经关注到了美国社会越来越难以弥合的裂痕。

在疫情、大选之后,美国社会又一次面临着挑战。

这本书的迷人之处是它是一本带着学术视野的私人记录。作者深入南方的“深红州”时,以朋友的身份,对当地的社会进行考察。

社会学者的关怀和视野体现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作者不止一次地强调我们需要“翻越同理心之墙”。

一本书并不能改变社会的分裂,但能让更多人了解社会为何分裂、反思当下同理心的匮乏,已实属难得。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