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专家研讨海燕长篇小说《小康之路》

Image 2020-12-23

12月18日,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作家出版社、湖南省作协主办的海燕长篇小说《小康之路》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

小说紧扣时代脉搏,讲述脱贫故事,以国家级贫困县湖南省新化县为创作背景、历经多年观察与采访写成。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康正道、康金花两代人艰难的脱贫之路,刻画出中国人立志脱贫、奋斗圆梦、实现小康的生动群像,被认为是以女性的成长视角续写的新时代的创业史。

会上,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湖南省作协、《人民文学》杂志社等单位的嘉宾、评论家、学者、出版人、媒体人热烈讨论。评论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有饱满的热情与浓厚的乡土之情。其视觉独特,以小见大,包涵了对当下的许多思考。

《小康之路》作者海燕说,作品的素材来自个人成长经历,有乡村生活记忆、少年前途迷茫、青年成长阵痛、中年时期思索、社会现实调研。这部作品是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真实写照,是文学创作紧跟时代的尝试。她写作的使命就是抒写时代现实,传播真诚善良。

“海燕的《小康之路》是一部有温度的、有个体生命体温的、有个人喜怒哀乐的、接地气的作品。在宏大叙事的氛围里为时代保留了一份个体的生命记录和印记。这部作品对时代的写作是有意义有启发的。”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评论。《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认为,好的文学作品都应该是个性化的,特别是有个人的情感和经历因素在里面才能写得好。作品体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风格,善于通过环境的真实、心理的真实、细节的真实来构造自己的文本,无论对现实题材还是对主题的创作出版也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小康之路》具有以下创作特点和现实意义:

一、关切社会现实,传递奋斗精神。作品最可贵的是把人生的成长之路与社会发展道路相结合,写作很真诚,作品有精气神。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何俊才表示:《小康之路》本是写中国农村贫困的实景,展现的却是重大国家战略取得的历史成就。作品体现了作家应有的担当精神,呈现出我国扶贫之路真切的现场感,具有样本意义。

二、作品内容庞杂丰富,涉及面很广,包括超生、转业军人、留守老人和孩子、学生就业、反腐等,为读者带来了宝贵的历史和时代信息。

三、小说具有社会学价值,是女性作家书写乡土题材的突破。作品表面写脱贫攻坚实际上写苦难写成长,有社会学价值。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小康之路》以亲历者的角度生动真实写了进城和回乡,其独特之处是女性叙事,作者海燕的视角就是金花的视角,带有自传体的色彩。其中大量的细节充满了激情和自信,令人震撼。

四、作品两条主线叙述自然,语言特别接地气,情绪引导能力很强,风土人情的描写也具有地域特色。《小说选刊》副主编顾建平称,在众多脱贫攻坚乡村题材的作品里,《小康之路》别具一格,既有脱贫攻坚的外壳又有成长小说和乡村小说的内核,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展现时代风云的现代题材励志小说。

(图片由作家出版社提供)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