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阅读时,我们在一起|界面文化编辑部2020私人书单

Image 2020-12-27

阅读这一日常行为在2020年对我们而言更加重要且特殊。疫情到来,隔离的状态把人推向了书,对新状态、新问题、新混乱的未知和惶恐把人推向了书,对在动荡剧变之下心中一分安宁和一分希望的渴求,也同样把人推向了书。

在这样一个仿佛正变得陌生的世界里,书成为了我们认识外界生活和内部自我的一条小径,我们或是独自一人,或者与友人一道走在上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悟、共鸣和开解。那些文学里的他者和历史中的往昔,仿佛因这一场危机而变得与今天的你我息息相关,休戚与共。阅读反过来让我们更理解自己的生活,通过阅读,我们得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所经历的、所面对的、所错失的、所期盼的。

对于界面文化的各位同仁来说,2020也是特殊的一年。我们的团队始终保持着较小的规模,竭尽所能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与大家一同阅读更丰富的书,探讨更多元的话题。界面文化编辑部私人书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2016年,四年时间如白驹过隙,感谢读者朋友们多年以来的支持与喜爱,也欢迎你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喜爱的书。阅读时,我们在一起。

编辑部书单是2020年界面文化年终盘点系列的第一篇。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与大家一同从逝者、性别、劳动、教育、国际思想界及文学界等角度回首过去的一年,篇篇力作,敬请期待。

重点推荐

(排名不分先后)

1、《照护》

[美]凯博文 著 姚灏 译

中信出版社 2020年11月

有一句意第续古语说,“生活就是与人同在。”人的境遇出现在人与人之间。我们不仅在健康的、富足的、清醒的时候与人同在,在萎靡、受苦、患病甚至失智之时依然处在一段段与人的关系之中。只不过,我们在前者的情境中是关爱他人的人,而当不幸降临,便成为了被照护的人。

精神病学家、医学人类学家凯博文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照护”(care)的意义。从初做医生时通过谈话安抚重度烧伤的7岁女孩忍受清创的巨大痛苦,到连续十年照料被阿尔兹海默症日复一日带向失能和衰弱深处的爱妻,他反思着照护对照护者和被照护者分别意味着什么(照护是一种道义互惠关系,一种捍卫道德承诺的存在性行动)、照护缺乏所暴露的医疗体系的缺憾(医疗不再关心使人患病的社会因素与生活困境,以表格和技术为主导的临床实践正日益将患者物化),以及家庭照护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支撑人性尊严,理解多元现实,以照护对抗分裂与破坏)。对于普通人来说,凯博文照顾妻子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除了亲情捆缚、彼此歉疚、互相消磨,这样漫长而苦痛的照护关系中还有其他可能,比如片刻的快乐、言语的激励以及深情的召唤。

在2020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在这样一个全世界暴露于脆弱无助之中,医护人员拼尽全力照护病患,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参与进对他者的照护之中时,我们在生死交界的恐惧与痛苦间最终发现,人与人的联结是我们唯一可依存之物。照护指向的不仅仅是挽救,是善终,是陪伴,也是人之为人的希望所在。(推荐人 黄月)

2、《夜晚的潜水艇》

陈春成 著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0年9月

这是一本幻想之书,将它选为年度重点推荐,是因为它滋养了我日益干涸的想象。小说集中收录的多篇小说都有着类似的主题,主人公沉迷在某种技艺中,达到了与天地共通的忘我无我境界,一些细节书写得是如此优美(比如对对联的人,在对联完整之时,会听见凤凰的鸣叫,同时天降清霜),以至于故事真正的走向不再重要。这种写法被作者称为“技近于道”,这种主题其实并不新鲜,汪曾祺、阿城笔下都有类似的故事,然而作者确实有能力将读者卷入他编织的环境之中,感受到一种快被遗忘的玄妙味道。一个人可以山居裁云或是寻访古寺,可以研究海洋古生物学以及更多漫无边际的知识,可以掉入任何想要掉入的洞穴中,“荒废”一生。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我想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说法,但这还是以“知”为生命的目的,小说写出了比“知”更开阔的、那种以一门技艺的领悟通向世间万物的感受。

从小说集里,还读到了纯真与童趣,年轻的作者,保存着对精灵宝可梦的热爱,对一代人来说,正因为宝可梦确实伴随我们度过了童年,我们才知道宝可梦作为作为文学意象或许比任何东西都真实。比卡丘开口说,比卡比卡,妙蛙种子说种子种子(可以将它解读成你想要的所有意思),这难道不比装作老成继承道统要有趣得多吗?《夜晚的潜水艇》的趣味是独特的,与他相似的作品,我想到的不是中国当代大陆的作品,而是台湾作家吴明益的《天桥上的魔术师》、村上春树的《天天移动的肾形石》还有小川洋子的《米娜的行进》。(推荐人 董子琪)

3、《西中有东》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编

[美]包华石 主讲 王金凤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1月

读完全书,一个直觉反应是这本书的书名实在太过“朴实”,称之为《论欧洲中心主义的破产》也毫不为过。“欧洲中心主义”指的是将西方(主要是西欧)作为现代性和现代价值观唯一尺度的意识形态,与之相对,世界其他地区均为西方的“他者”与其文化与制度优越性的衬托物。近几十年来,西方汉学界已经出现了反对欧洲中心主义、主张拥抱文化多元性的范式转向。

美国汉学家、艺术史家包华石(Martin Powers)所著的《西中有东》从意识形态的最核心领域——政治思想——给予欧洲中心主义致命一击。他梳理了前工业化时代中西文字与视觉文本指出,诸如将平等、理性与事实作为判断标准,人民的幸福是执政者的目标,贤能才干对抗偏袒徇私,民意的自由反馈这些我们现如今视作西方核心价值之基础原则的主题实际上源自中国,迟至18世纪晚期,欧洲人对上述概念都很陌生。中国的政治理念通过中国典籍和政治文本(比如奏章)的译介或游历过中国的欧洲人所写的第一手资料在欧洲思想家之间广泛传播、讨论、激辩,并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欧洲人的观念。

今年我和包华石讨论了欧洲中心论的谬误以及当下中美关系可能会对美国汉学研究未来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学者只能用事实和逻辑做出回应,中国研究者的责任是让公众意识到“中国不是一个单向度的怪物,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它既有自己的错误,也在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包华石对西方学术界被意识形态裹挟的批评,对我们也有启示意义。(推荐人 林子人)

4、《诗歌手册》

[美]玛丽·奥利弗 著 倪志娟 译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9月

今年,不少国外的诗歌鉴赏指南被译介到中国,例如德国学者汉斯-狄特·格尔费特的《什么算是一首好诗》、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妮·伯特的《别去读诗》等。这些著作旨在告诉读者,诗歌并非难以捉摸之物,也不仅关乎灵感与天赋。无论是写作者还是读者,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理解诗歌的门道。

在这类教学指南中,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的《诗歌手册》最令我信服。她是美国当代最广为人知的诗人之一,曾在多所院校任教,主讲诗歌创作课程。在书中,奥利弗以自身六十年的创作经验,从声音、意象、诗行、节奏等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切入,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首诗的创作过程。她还选取了数篇英语诗歌中脍炙人口的名作,逐一细读,教导初学写作者应当如何锤炼技艺,如何建立写作的纪律。

许多英文诗歌由于翻译而被削弱的妙处,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诗歌的双语对照、精心的编排,以及细致入微的标注,使得整本书更易读、易懂,消解了部分中文读者对英语诗歌的阅读障碍。奥利弗针对英语诗歌提出的判断和解析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中文写作者,如她所言,写诗就如同心灵与通过学习掌握的、有意识的技巧之间发生的一场可能的恋爱。这本创作指南提供的便是对各种技术才能的选择权。(推荐人 陈佳靖)

5、《“民主”与“爱国”》

[日] 小熊英二 著 黄大慧 等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8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从战争与原子弹爆炸中活着回来的思想家丸山真男看到,日本战前的爱国主义产生的是把选择全部交给权威的忠实仆从,而不是承担政治责任的近代公民。所以,他从“我们日本人没有完全发挥出潜力”这句话来倡导民主,把民主和“真正的爱国”结合在一起。本书关注的是战争经历对丸山真男、大塚久雄、竹内好、吉本隆明、江藤淳、鹤见俊辅等知识分子的影响,以及促使他们引发的见解,这些见解和日本社会的集体性心情和主流言论是相关的。小熊英二意识到,那些发动战争的人、那些从战场活着回来的人、那些不了解战争的人,会因为不同“世代”的体验提出不一样的思想。因此,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言论变化不仅是因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也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这本书常被拿来和约翰·W.道尔《拥抱战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作比较,对我来说《拥抱战败》因为涉及生活方式、大众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读起来更轻松,《“民主”与“爱国”》则是一部思想史,不仅和小熊英二的其他作品主题多有相通,而且涉及了几乎所有战后政治学者,如果想要了解战后日本政治思想史以及社会运动,这本书值得多读。(推荐人 潘文捷)

6、《流溪》

林棹 著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0年4月

曾经读到过一条微博,大意是,如果女性有机会在青春年少时读一些非男性视角的小说,那么她往后的生活(不管是恋爱、婚姻还是其他),就能少一些无谓的损耗。读文学是否能让人少走“弯路”,我存疑,但阅读《流溪》于我而言,确实是一次对自我的审视和梳理。这倒不是因为林棹补充了故事的另一端,让我看到独属于女性的家庭、恋情以及性爱“真相”——主人公张枣儿的叙述是不彻底的反思、坦白与自我欺骗,我想即便是她本人,也很难坚持自己的这套说法为真。但触动人的地方正在于,张枣儿摇摇晃晃的说辞,照见了女性很少被书写的一种真实生活状态。

比如,张枣儿清楚地知道,她的情人杨白马 “伪装细腻、不动声色、深谙欲擒故纵的真义”,却还是忍不住反复营造幻想,她把性的追求挑在明面上,一层一层地遮掩住自己对爱情急切而俗气的渴望;再比如,张枣儿说妈妈是海女巫,“凭一己之力造出一座无边苦海”,给自己套上了“泪水绞索”,而在对妈妈进行了长达五页的嘲讽控诉后,张枣儿同样把冰凉光滑的泪水绞索套在了读者的脖子上;最后,在一家人剑拔弩张的当口,张枣儿为了溜出去私会情人演了一出戏,她神志清醒,她酝酿情绪,她知道这出苦情戏不但能达成目的,还能叫在场的人羞愧难堪——多么精妙的计算。

林棹说,张枣儿是个深情的骗子,她讲自己的家庭悲剧、恋爱悲剧,不过是为杀人做开脱。张枣儿的深情,不在于她对杨白马那些繁复的形容和想象,对母亲的厌恶、同情、悲悯,才最有深情。因为母亲所遭受的压抑、无视和虐待,在女性间传递,套在张枣儿脖子上的泪水绞索是真的,而她对母亲的指责是一种虚张声势的表演,用来掩饰自身的懦弱与恐惧。(推荐人 赵蕴娴)

7、《永恒之间》

李炜 著 袁秋婷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7月

一度犹豫是选《永恒之间》还是选《梦游人》作为年度重点推荐,最后前者占了上风,因为我觉得李炜是一位其才华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作家,当然这或许也没那么重要。

首先我敬佩李炜浩繁且巨大的阅读量,华人世界另一位有着如此阅读深度和广度的人是台湾作家唐诺,后者在大学毕业后的好几年只是专心阅读,一度连高等数学都不放过。而李炜呢?曾经听他讲起炖一锅牛肉汤吃半个月的故事,省下的时间皆用来阅读(生命很多时候是一种取舍,你选择更多的时间面对外在世界的时候,就得舍弃掉更多在书房里的时间)。所以一路走来读他的作品,是一再由他带领着打开边界的过程。

其次是他不走寻常路的构建作品的方式,上一次他写了本绝对不同于他者的艺术史,这一次他写了一本独一无二的西方诗歌史。他将切口置于一个个独立个体身上,由人带出史,以倒叙手法回溯过往三千年的文学风貌。这种微观史的写作方式,是有趣的也是有意义的,比各种“主义”的安插好看多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这些文字里,包含着李炜在阅读和写作里的许多深入思考,带领着作为读者的我也跟随着去往更深的地方。

还必须要提及的是,这本书中所有涉及到的诗歌,都是李炜先从其母语翻译为英文(除非其本来就是英语写就)再由本书译者翻译为中文。这些语言包括了法语、西语、葡萄牙语等。作为书写者,他总是力求准确,这是对写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是今天很多人已经都做不到了。

如本书序言中所言,“文学——尤其是诗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这样一个文学逐渐式微的时代,能读到这样一本书,作为读者,这是幸福的。(推荐人 姜妍)

分类书单

(排名不分先后)

原创文学

《灰阑中的叙述》

黄子平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2月

很遗憾之前屡次错过这一本书,今年终于读到增订版,才意识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文学评论和文学史的写法,它是好的文学本身。黄子平行走在20世纪中国小说的空隙与沉默之间,不走旁征博引或倚重理论的旧路,他向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人如何以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来体会文学,并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把握文学与人自身、与政治运动、与时代议题的关联。洪子诚称他“如所有那些疑惑但执着的人那样,把问题的解决(或不能解决)交给‘过程’:在搜寻、拣选、评鉴之中,就已经在‘抗拒败坏和腐烂’,就已经在做‘一千零一次地重建某种价值标准’的尝试”。正是他这第一千零一次尝试,让原本粘附于具体文本的文学评论得以在莽莽世界中发出独特而独立的光亮。(推荐人 黄月)

《商禽诗全集》

商禽 著

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1月

这是“鬼才”诗人商禽的首部中文简体版作品,收录了诗人的所有作品。商禽的成名作多为篇幅不长的散文诗,无论在美学还是思想性上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难度。在动荡的年代,商禽经历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漂泊,他的诗歌也始终弥漫着一种低沉的情绪,触及思想的禁锢、欲望的压抑和灵魂的无处安放。如台湾学者陈芳明所言,“诗人在紧锁的空间里酿造诗,是为了寻求精神逃逸的途径。”(推荐人 陈佳靖)

《我的乔治亚》

西西 著

活字文化·译林出版社 2020年7月

和西西的其他作品一样,《我的乔治亚》中也蕴含着满满的童心。这本和娃娃屋有关的作品,西西从右手写到左手,看似写了好些日子。为何会换到左手?自然是因为患乳癌接受化疗后,西西右手逐渐失去知觉,也因此才有了后面缝制毛熊们的故事。西西对娃娃屋的兴趣尚在毛熊之前,她以娃娃屋切入,探讨了建筑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在居住的当下,你以为问题在屋外,其实问题同时就在屋内。(推荐人 姜妍)

《聊斋汊子》

董均伦 江源 整理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9月

西方的童话故事和民间神话从小读了很多,祖辈故乡的故事我却不知道几个。读《聊斋汊子》比读安徒生和格林童话的感受更复杂些,一方面为我失掉方言无法读出原乡的味道而感到遗憾,另一方面读罢也总不免为这些扎根土地的瑰奇想象叹上一口气,中国人骨子里对善良诚实、好人好报的坚信在持续的考验中被一再夯实,善者愈善,恶者愈恶,故事顺着人性的两沿来讲。民间故事的光彩在语言上,口头文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存留历史传说的讲法,更在于对日常语言生命力与叙事力的葆有和更新。(推荐人 黄月)

《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再版)

彭剑斌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年11月

在读过这本小说集中的三五个故事后,我开始体会到彭剑斌所说的那句话:“这些小说,对情节的安排,对应该展开的细节的选择,对应该摈弃的事物的摈弃,都是由语言决定的。”换句话说,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在于故事的情节如何起伏跌宕或充满悬念,而是这些故事是如何被一个个句子组织、安排和切换的。彭剑斌善于通过语言构建出不同的时空,也常常打破虚实的边界。当你踏入其中一个故事并意识到这一点时,你已经读到了不止一个故事。(推荐人 陈佳靖)

外国文学

《难民》

[美] 阮清越 著 陈恒仕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年4月

这本短篇小说集的封底没有写任何内容介绍,读者仅可以从三条引言中猜晓,书中的人物可能是生活在美国的越南人,长距离的迁徙从他们及他们的后代身上削下了一些什么,他们遗忘并警惕遗忘,他们活在此时却仿佛置身时间之外。阮清越的悲痛漂浮在隽永而克制的叙事之中,除了乡愁、孤独和种族间的陌生,他的小说真正有力量的核心在于面向历史的追索——什么是正义?谁赋予了施暴者使用暴力的权力?历史的错误谁来纠正?活着的人要如何超越创伤与鬼魂共存?(推荐人 黄月)

《我这样的机器》

[英]伊恩·麦克尤恩 著 周小进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年7月

在小说中,麦克尤恩设想了这样的一个世界:艾伦·图灵不仅没有被逼自杀,还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极大发展,让人们在1980年代就能买到与真人几乎一样的完美机器人。故事的男主角查理买下了一台仿真机器人亚当,与住在楼上的邻居米兰达共享机器人所有权。随着故事发展,亚当深深卷入了二人的生活,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意外与困境纷至沓来。

在对人工智能充满了期待和质疑的当下,麦克尤恩以小说家的身份探讨了其中一种可能性:由于人类本身常常处于道德和价值观的模糊地带,这让被赋予至美至善道德规则的机器人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他由此提出问题,即使技术进步,所谓完美的仿真机器人真的有可能存在吗?我特别感动的是这位年过七旬、早已功成名就的小说家依然在思考眼下人们最关注的社会议题(此前出版的《儿童法案》亦是如此),并用敏锐的观察和动人的文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推荐人 林子人)

《树民》

[美] 安妮·普鲁 著 陈恒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7月

这是我今年读过的最厚的长篇小说了。安妮·普鲁有这样一种本领,让挑剔的戒备的读者安顿下来,“读”的行为在此时变成“听”,这样一种感受贯穿了整个阅读过程,读者除了能听到普鲁饶有特色的语言和哀歌般的讲述,亦能听见原始森林中的松涛与寒风,听见燃烧的树木和冻碎的石头。这个跨度300多年、绵延过两个家族七代人的故事,越过森林,又消失于森林深处。人物暴烈,大自然更加暴烈,她以诡奇的方式挑战了现实主义甚至人类社会的边界。普鲁完成这部巨著时已是81岁高龄,而每一页都满溢着她以传奇书写旷野的激情。(推荐人 黄月)

《马可瓦尔多》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马小漠 译

译林出版社 2020年1月

这是卡尔维诺又一部关于城市空间的小说,与《看不见的城市》相比,这本书的简体中文姗姗来迟。小说开头,卡尔维诺告诉读者,马可瓦尔多长了一双“不适合城市生活”的眼睛,正是这种“不适”,让这名蓝领工人看到了另一个城市空间。每当马可瓦尔多睁开双眼,幻境的迷雾就在城市降下:广告牌组成了的森林、字母广告牌和月亮一起挂在空中、蓝色的河水是因为油漆厂,快要死了的绿植只需一夜的雨水就能长成参天大树,猫咪盘踞在高楼间的最后一片空地,把侯爵夫人围困于孤岛……在马可瓦尔多所看见的城市里,人和他的造物不再位于秩序的中心,就像这个春天,我们看见窗外的草木疯长,城市不属于人类。( 推荐人 赵蕴娴)

《移民》

[德]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著 刁承俊 译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3

塞巴尔德不是那种敞开大门欢迎你来作客的作家,但阅读他的作品会带来独特的体验。《移民》的四个短篇,讲述四个犹太男人的难民生涯。小说中的叙述者与这些大屠杀的幸存者有过很少的直接接触,却尽力在他人的讲述、恍如隔世的照片和当事人的文字记录中打捞起这些异乡人的过往。每个主人公都选择了死亡,在作者平缓节制的叙述中,他们温和地走入良夜,但读者依然感到寒风吹彻。(推荐人 潘文捷)

《梦游人》

[奥] 赫尔曼·布洛赫 流畅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0年9月

在《永恒之间》的序言中,李炜提到一个观点,即在文化领域里,一旦脱离了原始阶段,“进步”并不存在。比如我们无法说二十一世纪的古典音乐就超越了贝多芬,亦或野兽派建筑就比哥特式教堂更进步。技术层面当然在不断突破,但早期的艺术并不因此而过时,因为艺术体现的是其创造者所处时代面临的问题和拥有的选择。这也是我在阅读三卷本《梦游人》时的感受。已经辞世近70年的奥地利作家布洛赫,和他笔下所描写的从1888年起跨越三十年时空背景所发生的故事,如今读来丝毫不觉陈旧,他的文字看似平静不动声色颇有些清淡,可却有一种让人想要一直读下去的魔力。不去谈其作品背后体现的超越文学的深意,但就语言上来说,这也是一部值得被赞美的作品。(推荐人 姜妍)

《遗忘通论》

[安哥拉] 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 著 王渊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4月

一个遭遇过性侵的女人为了躲避窗外的战乱而建起高墙,一个被殖民的非洲国家为了独立而革命,它的政权就和它的城市一样,一次次地建起,又一次次地被从世界各地贩来的枪炮所打倒。“如果我还有可用的地方、煤和墙壁,我本可以写一部关于遗忘的通论。”倘若这个女人写成了这部通论,那么它一定是遗忘的反面,因为在与世隔绝、靠焚书来取火的二十余年里,她从未忘记过在自己和这个国家身上所发生的一切,而那些拼命想要藏匿自身罪孽的人却被无法斩断的记忆所铭记。

阿瓜卢萨是讲故事的高手,用一道墙将个体与民族、记忆与遗忘隔开,又借墙的打破来达成和解,清算过去的债孽。即使不了解安哥拉的历史,书里的世界也让人觉得十分熟悉。(推荐人 赵蕴娴)

《碎片》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著 陈英 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

哪怕你没有读过包括“那不勒斯四部曲”在内的任何费兰特小说,但对文学、对阅读、对家乡、对道德、对性别、对自我等等有许多疑惑,《碎片》就值得一读。我认为它不是一本小说背后的书,一本完全用以阐释小说为何这样书写、人物为何这样塑造、权力关系从何而来的书,它是一本可以置于小说之前的书,正因为费兰特是这样的一个人,她才写作了这样的故事。《碎片》令人感到自己在被批判的同时被拥抱,在被刺痛的同时被激励,犹如踩着碎片走过自我意识的冰原。(推荐人 黄月)

《行话》(再版)

[美]菲利普·罗斯 著 蒋道超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年5月

在书中,菲利普·罗斯采访了普利莫·莱维、艾萨克·巴什维什·辛格、米兰·昆德拉等作家,《行话》在2010年就曾引入中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