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这些名人圈层不同,但藏品却殊途同归,尽显中国古典审美趣味

2020-12-29

清雍正年间刊本《冬心斋研铭》、明刻六卷本《王摩诘诗集》、天禄琳琅著录宋刻本《战国策》……对喜欢古画、古籍的观众而言,正在M50的MUD GAllery(泥轩空间)展出的“与古为徒——中国古代金石书画及古籍名墨特展”,让人大饱眼福。

“与古为徒”,语出庄子《人间世》。1912年,吴昌硕就曾为美国波士顿博物馆题匾:“与古为徒”,又题“好古之心,中外一致”。由MUD GAllery(泥轩空间)主办、华艺国际支持的此次展览借“与古为徒”,旨在通过金石书画、古籍古墨的展陈,集中体现对中国古典主义的审美趣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文人生活之间在精神追求上保有的一致性。

“中国古代典籍之丰富居于世界之首。藏书是保存古代典籍,使文化得以流传下来的重要手段。历代的藏书事业,无论官藏、私藏均对中华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各自的贡献。”策展人张艳艳介绍,此次展览展出周密、高士奇等题跋宋拓《兰亭序》、天禄琳琅著录宋刻本《战国策》、明崇祯赵宧光子赵均小宛堂刻本《说文长笺》 、清乾隆年间汪启淑钤印本《讱葊集古印存》等古籍善本,又有明粲花斋刻本《情邮传奇》、清康熙年间芥子园套色印本《芥子园画传》等版画精品,更不乏装潢雅致、书口绘画之小品。

宋拓《兰亭序》

明清以来,江南便是文脉鼎盛之地,一门风雅、一脉相承的吴氏一族即为晚清至民国苏州著名的收藏世家。此次展出有吴大澂《临金农醉葵图》及篆书《修身语》、吴湖帆题跋《大盂鼎未剔本》并朱梅邨绘大盂鼎全形及青铜器拓片四屏等金石书画,又有手稿、长物等二十余件。

吴湖帆题 青铜器拓片四屏

展出的藏品中,既有来自吴大澂、吴湖帆这样的传统书画大家之作,还有来自白谦慎、范景中、周小英这样以艺术史论作为研究方向的文化学者的藏品。中国文人生活虽可细分为书画、诗词、古籍等不同圈层,但终究殊途同归,不断践行与探寻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身行合一的人文境界。

其中,白谦慎先生是吴大澂金石学的研究专家,而范景中先生对吴大澂的嗣孙吴湖帆的书画在中国绘画史论中的意义研究又颇为深入。范景中及其夫人周小英,不仅拥有扎实的世界美术史根基,更累积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特别是作为清代大书家伊秉绶后人的周小英,不仅书法精妙,更长期致力于将题跋批校演绎为一种艺术探索。

展品中也汇集有范景中、周小英夫妇题跋古籍及书画作品二十余种,包括清雍正年间刊本《冬心斋研铭》、明刻六卷本《王摩诘诗集》、周小英题跋《伊秉绶书苏文忠公朝云墓志铭拓本》、民国间印本另晒蓝本补入《梅花喜神谱》、民国董康据明如隐堂本影印《洛阳伽蓝记》、周小英绘《秋葵》等。

冬心斋研铭 (清)钱塘金农撰 清雍正年间刊本 范景中、周小英夫妇题跋

堪称中国古代典籍上品的天禄琳琅著录宋刻本《战国策》也是为此次展览的另一大亮点展品。此书为清宫天禄琳琅旧藏,存卷三第二十五页至末(第一至二十四页藏上图)、卷五全卷共两册。每册均钤天禄继鉴诸玺,前后副叶用罗纹纸钤“中三玺”。该藏书历经万表(明正德)、汪继美(与项元汴同时)、天禄琳琅、于怀、康生、邓拓等递藏,传承有序,实为难得珍品。

如果将中国古代典籍作为中国文化形而上的传承,那么可以将古墨视作中国文化流传中形而下的利器所在。特别是在明、清两代制墨工艺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实物流传亦较多。而当时优秀的诗书画印的万般微妙,通过对用墨的精准考量得以淋漓展现。墨已不再只单纯地作为绘画材料,而成为了文人们用来抒怀、珍藏的文房宝物。观众将在此次展览中见证迄今罕有的康熙吴天章《妙翰流芳墨》原函八笏全。据尹润生《墨苑鉴藏录》载,吴天章为明清间著名墨工,与款派名家曹素功、吴守默等齐名,独树一帜,为休宁派之佼佼者。天章墨业年代久远,以康熙初年所制者较为优质,而其中的《妙翰流芳墨》为最上乘。以此同时,清代制墨名家汪近圣的《御制十色八卦图彩墨》、以康熙版御制耕织图为蓝本、具有中西风格的《御制耕织图诗墨》等也是展品中的亮点之作。

清乾隆十色八卦墨

展览筹备半年之久,甄选的展品或流传有序、出自名门;或版本稀见、写刻美观。主办方希望通过展览呈现藏家对书画、古籍、文房的收藏与鉴赏,在“以古为徒”中,方知古人一名一物的师承,以及背后秉承的古典情怀。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