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明码标价卖画第一人!郑板桥一幅画多少钱?

2020-12-30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俊翔 顾秀文 记者 毛晓华)" 大幅 6 两,中幅 4 两,小幅 2 两,条幅对联 1 两,扇子斗方 5 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 扬州八怪 " 之首郑板桥是清代兴化人,被誉诗书画三绝。可你知道郑板桥是中国画家中最早明码标价卖画的吗?近日,泰州兴化市博物馆成功入选国家二级博物馆,成为泰州首家二级博物馆,而馆藏 2000 多件文物中,郑板桥书画真迹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宝贝。

△郑板桥的字很有特点

自报润格书画明码标价

润格,又叫润例、润约、笔单等,指为诗文书画所定的报酬标准。在兴化博物馆内,一张石碑拓片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郑板桥 67 岁时自定的书画润例。

△郑板桥自定的书画润例拓片

"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 从文字看,郑板桥可谓明码标价,且特意说明送礼物不如直接给钱好。

" 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诗书画三绝,也是‘扬州八怪’中艺术成就最高、社会影响最大者。" 兴化市博物馆副馆长曹蓓介绍,郑板桥在政治上并不得志,61 岁那年因为民请赈而得罪大吏,从一生中做得最大的官之一——潍县知县任上辞官回乡了。

曹蓓说,因而在扬州度过的最后 13 年里,郑板桥又过上了以卖书画为生的日子。" 重返扬州当画师的郑板桥当时已名满天下,求书索画者络绎不绝,让他疲于应付。67 岁那年他听从老友拙公和尚的建议,自书润例,成为一段家喻户晓的人间佳话。"

△郑板桥的石竹图

大幅六两,如果换算成人民币究竟是多少钱呢?

根据史料中当时的米价记载,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到 150 斤米,如果按照现在米价 2.5 元每斤算,一两银子大概 375 元,6 两银子就是现在的 2250 元。

此外,清代大文人钱咏《履园丛话》载:至本朝顺治初,良田不过二三两。康熙年间,长至四五两不等。雍正年间,仍复顺治初价值。至乾隆初年。然余五六岁时,亦不过七八两,上者十余两。由此可见,当时郑板桥一大幅画大概可以买一亩良田。

△郑板桥自家门上贴的对联

清朝 " 道情 " 填词人

"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 ……" 博物馆内,一阵阵悦耳的 " 板桥道情 " 传来。

曹蓓介绍,郑板桥的书画艺术可谓人人皆知,其实他的文学作品较之其书画毫不逊色,他的文学成就涉及诗、词、道情、文章等方面,其中尤以他的《道情》十首最为闻达。

据了解,《道情》是一种民间小调。相传原本是道家用以传道的工具,故名《道情》。后流落民间深受百姓喜爱,成为民间艺人乞讨手段,使得《道情》由 " 雅 " 走向了 " 俗 "。

郑板桥于雍正三年(1725 年)始作道情,雍正七年(1729 年)三十七岁时完成了《道情》十首初稿,几经修改,至乾隆八年(1743 年)五十一岁时方付梓,刻者为板桥先生好友司徒文膏,历时十四年,定名《小唱》。郑板桥堪称中国文人将《道情》还其本来面目的第一人。

" 现流传下来的《板桥道情》采用的曲子是流行于扬、淮间的两种‘淮扬小调’,唱的内容就是郑板桥所写。" 曹蓓介绍,通俗点说,就是郑板桥为这首曲子填了词。从另一个方面讲,当时的 " 道情 " 是底层人谋生的手段,郑板桥愿意为他们填词,也说明了他关心群众疾苦的思想。

而《板桥道情》也历经上百年经久不衰,目前已成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板桥使用的印章

身为父母官,关心民间疾苦

在博物馆内,记者见到了那幅著名的《瘦竹图》,上面题的诗大家耳熟能详:"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兴化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曹兴介绍,郑板桥最爱画竹,他画的竹枝少而瘦。只要看看他在画间题诗,就明白他的画外之意,他是以竹喻人,以竹喻己。这幅题诗画是郑板桥送给山东巡抚包括的,创作时间大约是乾隆十二年(1747 年),当时郑板桥正在山东潍县担任县令。

这期间山东先是大旱导致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到了乾隆十年后,气候又转而一变,接连几年发生涝灾。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了农作物的减产乃至绝产。潍县的情况尤为严重,作为县令的郑板桥,心情是可想而知的。《逃荒行》里,他叙写潍县大灾期间居民纷纷外逃的惨状:" 道旁见遗婴,怜拾置担釜。卖尽自家儿,反为他人抚。路妇有同伴,怜而与之乳。咽咽怀中声,咿咿口中语。似欲呼爷娘,言笑令人楚。" 除《逃荒行》外,他还写了《还家行》《思归行》等诗歌,都对这场灾害做出了如实的反映。

后来,郑板桥因为开仓赈贷受灾难民而得罪上司,辞官归田时,画瘦竹赠潍县绅士,题诗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曹兴说,从这两幅竹,两首诗看出,板桥无论做官或辞官,都比较面对现实,知道民间疾苦,他没有过多的闲情雅致来吟风颂月,只画几杆瘦竹,以写胸中闷气。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极其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用墨浓淡衬出立体感。因此,板桥画竹,是把个人的品格、见地、抱负、爱憎都融合在笔墨之中。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