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平水韵》与《中华新韵》之我见

Image 2021-01-05

通常我们所说的古诗主要是指近体诗,即在那个以诗为文化标志的时代“唐朝”发展并成熟的文学体裁。

然而虽名为“近体”,实则其诞生离我们已有一千多年的距离。千年以来,近体诗以其辉煌的成就和严谨的体裁抵御住时光的侵袭,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直到现在,随着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爱好近体诗的群体仍相当大,虽然并无可媲美古人,具有大影响力的人物出现,但隐藏在各个角落的创作仍无声而蓬勃。

文学作品的核心都是抒情言志,而近体诗还在形式上有其明显的特征,就是“格律”。说起来很简单:平仄、对仗、押韵。六字而已。可别小看这六个字,却是近体诗入门的一道不低的门槛,入得了门,才有机会凭情感、意境、感悟展现才学,各领风骚。

窃以为,平仄是为了吟诵的节奏起伏,对仗是使其更具文字上的趣味,而押韵与平仄有异曲同工之作用,可使作品朗朗上口。

格律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是前人经过反复的推敲形成的,并得到了唐朝以来各个时代文人的认可,因而沿用至今。但大部分事物的发展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常说对五千年的文化要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马克思主义思想也认为事物的发展应与时俱进。鉴于此,以及自己的一点粗浅的心得体会,在此谈一谈个人对“押韵”的思考。

首先,我绝不会认为不要押韵,若有此等想法那也太过荒诞不经,怕是脑子有了问题。

但我认为怎么样才算押韵,押韵的标准是什么值得探讨。

目前对近体诗而言一般公认的用韵标准有两种,一是《平水韵》,二是2005年由中华诗词学会制定并发布的《中华新韵》。

《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其书今佚)。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合用,所以唐朝《切韵》实际简化版为193韵。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人刘渊,在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时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摘自搜狗百科)

《中华新韵》则由《中华诗词》编辑部组织力量,对公布以及传用的几种简表,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和归纳,征求了一些诗词作者的意见,经过集体讨论,整理而成,分为14个韵部。(网上各种百科都有介绍)

看起来,押韵有着清晰的标准,且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文本规范。

对新韵的制定,我个人是非常赞同的,然而其推广却着实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从我们现今社会的各种学科角度来说,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都是一直在更新换代以适应生产生活的需求的。当然文学与理科工科不能一概而论,但若说一本规范沿用千年而没有时代适应性的问题,理论上都是讲不通的。因此我欣喜新韵的出现,认为这是今人在诗词这一古老文学体裁领域的很好的创新。对其推广受阻自是颇为愤慨,才想在此讨论一二。

对《平水韵》我们并不是要否定其价值,甚至完全摒弃。正如“中华诗词学会”在答疑解惑中所言:诗韵改革不是要“改掉”《平水韵》,更不是要让大家用今韵去读古诗,而是要建立以普通话为基准的新声韵系统,“知古”就是要学习《平水韵》,懂得入声字,不但如此,为继承古典诗词的传统,还要精研《平水韵》,精通入声字。

只是可惜,再合理的解释也无法让不想听解释的人接受,正如我们说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平水韵本身,因为当时的文字没有如今的这种高度的统一,其中是有着各地方言发音的影响的,即使在当时,我相信,不同籍贯的创作者在使用时也会受到程度不一的困扰。再者,在千年的漫长时光中,一些汉字的发音也已经产生了变迁。举个大家熟知的例子: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xia),我们现在读(xie),而且这是在《新华字典》里明确了的,甚至在最新的小学课本中,该诗句的拼音标注就是(xie),已经摒弃了远古时代的发音(这一点个人是不赞成的)。

具体到平水韵的内容,举一韵部为例。上平四支:支枝肢移[竹移]为[施为]垂吹陂碑奇宜仪皮儿离施知驰池规危夷师姿迟龟眉悲之芝时诗棋旗辞词期祠基疑姬丝司葵医帷思滋持随痴维卮麋螭麾墀弥慈遗肌脂雌披嬉尸狸炊湄篱兹差[参差]疲茨卑亏蕤骑[跨马]歧岐谁斯澌私窥熙欺疵赀羁彝髭颐资糜饥衰锥姨夔祗涯[佳、麻韵同]伊追蓍缁萁箕椎罴篪萎匙脾坻嶷治[治国]骊綦怡尼漪牺饴而鸱推[灰韵同]匙陲魑锤缡璃骊羸帔糜蘼脾芪畸牺羲曦欹漪猗崎崖萎筛狮蛳鸱绥虽粢瓷椎饴嫠痍惟唯机耆逵岿丕毗枇貔楣霉辎蚩嗤媸颸\埘莳鲥鹚笞漓怡贻禧噫其琪祺麒嶷螭栀鹂累踟琵祁骐訾咨睢馗胝鳍蛇[委蛇]陴淇丽[地名]厮氏[月氏]僖嘻琦怩熹孜罹磁痿隋逶郦嵋唯椅[音漪,木名]。

可能大部分人会发现这一韵部中自己好多字都认不得,没关系,大家都一样,没啥好尴尬的。。。就看这里面我们认识的字,个人觉得,不少字若作为一首诗的韵脚,以如今普通话的发音读起来并不会感觉舒服,断不会有水银泻地一去千里的畅快。如“支”、“龟”、“眉”等,我不知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读这些字的,但至少以现今的普通话发音来看,实在不宜放在一个韵部。

再换个角度,如果你以普通话的发音标准试着进行近体诗的创作,而只能用《平水韵》来作为押韵标准的话,体会会更深。

今年清明,我写过一首小诗,而且是心血来潮,第一次挑战了一把格律。作为一首七言绝句,对仗没有要求,需要考虑的只有平仄和押韵,算是降低了难度。最开始我没有翻看《平水韵》,只是凭直觉进行了押韵:“朱粉无声报春晖,新溪流水与蝶追。空山处处闻惊仗,纸花又满故人堆”。从格式上来说,考虑的是平起入韵式,即一、三、四句压韵。本以为这韵脚应当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然而翻开《平水韵》一看,却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追”属于上平四支韵部,“堆”属于“上平十灰”韵部,而“晖”却属于“上平五微”韵部。

我了个去,竟然根本就不押韵。。。。

但我不愿这次尝试就此失败,于是仔细琢磨了上平四支这一韵部中的其他字,最后将第一句改为“朱粉无声伴子规”。前两句的押韵是没有问题了,我却并不高兴,因为这是硬造出来的,原本在诗句中化用了辛弃疾和孟郊的作品,这一改,孟老爷子就被移除了,效果自然打了折扣。这还没完,第四句也得改,苦思而难决之下,我只好又仔细琢磨上平四支中的其它字,最后选择了“碑”,从而改从了“黄纸红烛照旧碑”。

短短一首七绝,创作过程却如此一波三折。

看似事情得到了解决,其实隐藏着两个问题。

犯了两个忌讳。

其一,近体诗诞生以来一直被提到的“因词害意”。意思就是为了合乎格律,或者是平仄或者是押韵,而改变了作品原有的意思或意境。很遗憾,一、四句都犯了这一忌讳。

其二,可能也不叫忌讳,而是近年来被广大近体诗爱好者所瞧不起的一种行为:毫无灵性的套用韵脚。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人编写了“格律查询器”,新创作的诗符不符合格律,输入软件一查便知,若不符,便加以修改,若软件认可了则大功告成。显然,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是没有灵魂的”。其作者和作品自然也是不入流的。深以为然,虽然我也不入流。。。

但为什么会出现“格律查询器”这种东西?归根结底,还是平水韵这本“规范”本身不合理,不适应这个时代。准确说,不适应这个时代的语言体系以及使用语言的人。

正如前文所说,平水韵的诞生年代太过久远,汉字的发音已经发生了变迁。其韵部的划分与当今普遍使用的韵的归类已经有了很大的出入,而且不得不说当时的韵部划分放在现在来看是缺乏科学性的,虽然这是因为当时文字环境的局限。而这也导致从小学习普通话的我们当代人很难理解也很难掌握这样一本规范,无法做到了然于胸,运用自如,结果就是极大地限制了当代近体诗爱好者的发挥,扼杀了作品的灵性。

当代有文化的人群基数如此大,知识的学习如此方便,却产生不了一位能与古人呼应的人物,个人以为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但,既然已经制定了符合当下语言体系的新韵标准,为何又要被排斥呢?

我猜想原因很复杂,在此做一点简单分析。

其一,我们没有当代的韩愈或欧阳修,也就是说缺少一个身居高位又在创作上有着极高造诣能一呼百应的领军人物。因为没有,所以当代诗坛大概是派系林立,一盘散沙。而自古以来文人相轻,既然没有让大家都服气的人,那么“中华诗词学会”这小部分人所制定的押韵规范自然就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广大诗词爱好者所接受,即使他们“征求了一些诗词作者的意见”。这在有一定资历和地位而没有被征求意见的诗词人身上体现的会尤其明显。这可是一件能让人名留青史的事情,多少会引出一些酸意。虽然人性大抵本就如此,很正常,但在这一点上比起唐朝那时候,我们是应该感到羞愧的。当年的唐人,文人之间可是相互扶持相互尊重的,只要你真有才情,身份都是浮云。嫉妒不至于完全没有,但至少不是主流。比如文坛大佬韩愈,便曾经放下身段提携过皇甫湜、牛僧孺、孟郊、贾岛、张籍、李贺等一票青年才俊,传为千古佳话,温暖了多少读书人。比如光芒四射了一千多年的《腾王阁序》,若是阎伯屿心胸狭隘记恨王勃搅了他的部署抢了他女婿的风头而存心打压,这“天下第一骈文”说不定当场化为飞灰,或被抛至楼下随那槛外长江空自流去了,哪还会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惊艳了时光?

可惜的是,这种士风,已经死去很久了。

其二,缺乏文化自信。党中央告诉我们要有文化自信。窃以为,我们要自信的对象不仅仅是同时代的其他文化,也包括对我们自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这本押韵的“规范”从其历史来看,并不是没有修正过,首先是唐朝时候对隋朝《切韵》的修正,从206韵简化为193韵,其次则是南宋时将193韵简化为106韵,而清代康熙年间也对其作过调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要知道,即使是对比盛唐,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水平也不可能有任何不及之处,好几个亿的接受过正规教育的现代人,这个基数怕是都抵得上前面一千多年的总和了吧?而我们还有一个自古以来,哪怕是秦朝都不曾具备的史无前例的优势: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大一统。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接受的有明确和科学读音标定的普通话,这是制定一本“韵”的规范的最好的前提,是我们给近体诗的一份无可比拟的礼物!是近体诗蜕去旧壳的束缚,进一步发展的最好的机遇!

可是,却偏偏有一大批人固守着这本已流传千年散发着腐朽气息的“规范”,任由他束缚住我们的手脚还沾沾自喜。更有甚者,以掌握这本“规范”为荣,当作自己懂行的资本,若你不能将之背下来装进脑子里,在他们眼里便不配提一个“诗”字。遗憾的是,这部分人往往是掌握着社会上层资源,掌握着这个领域的话语权的,于是想要有所改变几乎成了一场革命。

或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等,等这些人老去。因为躺在棺材里的人是没什么话语权的。

时代的车轮不可能被谁阻挡,一切不合时宜都终将被碾碎。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