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汉字形态论》:书法文字学研究的新突破

Image 2021-01-06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书法则是人类艺术之林中的奇葩。字是写出来的,书法和文字犹如硬币的正反两面,互为表里,不容分割。但不容否认的是,目前书法文字学的发展总体比较缓慢,因为要想在这方面取得突破,研究者必须具备文字学与书法学的双重修养,这就对研究者本身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孙学峰博士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师从欧阳中石、秦永龙、国光红诸位先生,在文字、训诂、音韵和书法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长期教学研究实践的基础上,他对书法文字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思考,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撰成《汉字形态论》一书,从书法文字学的立场出发,不仅对汉字形态作了分门别类的研究,也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汉字之所以呈现为目前这种样态的原因和途径,还从书法艺术的自觉探索入手,强调汉字书写要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并对如何解决当前书法创作只谈个性而忽视共性规律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回答,堪称书法文字学研究的新突破。

《汉字形态论》一书由上、中、下三编构成。上编从造字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汉字的性质、单个汉字符号的形体组构以及汉字体系的形成,基本上是文字学的内容;中编侧重于汉字书写和字体形态的生成方面,对影响汉字的主要因素、四大字体的产生与演变、各种各样文字形态的生成手段(书写、刻划、范铸和印刷)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下编则主要是对汉字书法创作规律的系统阐释。以上三部分将汉字符号、汉字书写与汉字书法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科学准确地回答了书法文字学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全书结构清晰,观点鲜明,论证严密,新见迭出。比如,作者认为汉字的形体实现了客观世界、思想观念、汉语言和文字四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断定秦代书同文的具体措施与其说是对秦文字的规范化,不如说是对全国文字的规范化。他将部首分为物象类、作为类和性状类三种,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汉字部首的认识。作者指出,影响汉字的主要因素大致包括形体组构的理据、动态生成的便利和平面排布的美观三个方面,篆、隶、楷、行草四大字体类型的形成是以书写为根本动力实现的。作者认为,书法探索的艺术自觉是书法研究最为核心、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问题,这种自觉探索需要恰切地照顾到实用与艺术的协调问题。是否为艺术而创作与作品是否具备艺术的效果并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作者强调,学书者应该理解书法传统的内涵,将自我的探索纳入到整个书法传统的序列中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书法传统的研究,加强书法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当前汉字书法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观点均持之有故,令人信服,有利于读者真正理解和把握书法文字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由于篇幅限制,该书也存在着一些可商榷之处。比如,针对许慎“形声”的定义,作者对传统认识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之前也屡有前辈学者提出相似的论断,在此,作者又有相对深入的称说,但是否可以作为定论尚可继续讨论。

作为书法文字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汉字形态论》确实为一部具有较高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著作,它必将给当前及未来书法文字学健康、深入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我们也期盼孙学峰博士能就书法文字学相关问题发表更为精辟深刻的高论。

(作者系渤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1年01月06日第7版

作者:柳建钰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