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三百年来中国最有学问的人,教授中的教授,没有学位的国学导师

2021-01-07


陈寅恪(que),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都会说这个“恪”不是读“ke”吗?这个字在《新华字典》当中确实读作“ke”,但是陈寅恪这个名字该如何读历来就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有一派人认为应该读作“ke”,另一派人认为应该读作“que”。

陈寅恪生前,他的所有的家人,朋友,同事,身边很熟的人都读作“陈寅恪(que)”,但是他自己在国外念书的时候,他用英文写他的名字,写的都是yinkoh。照他自己写成英文的这个方式来看,应该是读作ke,但是因为他是一个湖南人,其中就涉及到一个方言的问题,南方的发音中,que发出的音才是ke。我们就尊重日常生活的习惯,读作陈寅恪。

民国时期各个大师对陈寅恪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傅斯年说陈寅恪是三百年来中国最有学问的人。陈寅恪是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和梁启超,王国维并列的。最奇特的是他没有什么特别著名的大部头的著作,他写的都是一些比较小众,比较边缘的一些主题。但是就凭借这些“小众边缘”的东西称得上三百年来中国最有学问的人,在所有的民国大师中他排第一,我觉得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到现在为止,可能真的没有一个人能够把他的学术水平做一个真正的评价。大家都知道他厉害,但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他到底厉害在哪里,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陈寅恪也是一个非常难总结的人,我对于他的了解也是在慢慢地积累的过程。关于民国大师,这些年好像都还挺有热度的,有很多纪录片都在讲这些民国大师的故事。

为什么说他是三百年来中国最有学问的人呢?

首先他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会的语言最多的人,他可能会将近二十种语言(盛传其通晓包括英、法、德、俄、西班牙、日、蒙、阿拉伯、梵、巴利、突厥、波斯、匈牙利、满、藏、希伯来、拉丁、希腊、回鹘、吐火罗、西夏、朝鲜、印地、暹罗等20余种语言),而且都达到了可以用来做学问的水平。他为了做他的学问,就会去学习新的语言,学习这些可能现在大家都不用的语言是为了阅读之前的那些文献,用来做学问的工具。

陈寅恪一开始主攻的就是东方语言学。关于学语言这个事情,我觉得你会的语言越多,你面前的世界就越大,语言观决定世界观。你想要了解另外一个国家,另外一种新的文化,如果你会它的语言,那你了解起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会知道更多关于这个民族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这和你看翻译过来的东西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陈寅恪去世之后,他生前的好友俞大维在台湾关于陈寅恪的一个纪念活动上发表了一篇讲话,阐述了陈寅恪学问方面的东西,他说陈寅恪十三经(《十三经》,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不但大部分能背诵,而且对每字必求正解。重视三通。

陈寅恪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出国留学了,游历欧美,学习各种西方体系的知识。他一开始学习的是西方怎么来研究东方的东西,这是他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国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三位导师性格迥异,但都大名鼎鼎。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相比,陈寅恪既没有显赫的声望,又没有镇服人心的学位。无著作、无文凭的陈寅恪受梁启超(一说吴宓)举荐为导师时,一度为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所拒绝。但事实是,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仅36岁。1925年,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令师生们惊叹的是陈寅恪的博学,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连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有人称他为“活字典”,也有人称他是“教授的教授”。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陈寅恪先生生平中的九牛一毛。我们了解一个人就应当结合他的生平去了解。在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些文学大师们潜心研究学问,真的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