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流云雷纹大铜鼓,世界最大的古代铜鼓
铜鼓,是中国南方古代民族创造的极富个性的礼乐器物。
一面铜鼓的基本形制有鼓面和鼓身。鼓面是受击部分,鼓身是共鸣腔,由上而下分成胸、腰、足三段,胸腰之间多铸悬有悬挂用之耳。
铜鼓的出现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是作为炊具和打击乐器使用。之后,逐步成为当地民族贵族统治者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在演变的过程中,敲击铜鼓发出的声音开始是战事召集的信号:铜鼓一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此后,铜鼓又成为赏赐或贡品,以及作为祭祀、盟会、宴会歌舞时的乐器,贵族还把它作为陪葬品。
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铜鼓——北流云雷纹大铜鼓。1955年在广西北流水涌庵被发现,随后被征收运送到南宁广西博物馆。云雷纹大铜鼓的鼓身高度为67.5厘米,鼓面直径为165厘米,重达300千克,被誉为“铜鼓之王”。鼓面中心是有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成五道晕圈,晕圈内布满了单线旋出的云纹和菱形套叠的雷纹,另有蚕丝纹环耳两对。面对这么一只鼓体庞然、鼓面宽阔,还有那些颇似几何纹路的图形,大铜鼓究竟想说明什么?是一种崇拜的符号呢,还是一种记事的手段呢?或许这就是古人审美的一种尺度呢。
北流云雷纹大铜鼓
直至今日,许多专家学者谈起铜鼓的时候,依然会面带不解。作为手工铸造的铜鼓,一般都是一模一器。但时至今日,世界上还没有发现一件铸造铜鼓的模具。那么,这些模具都到哪里去了呢?古人又是用什么方法来铸造铜鼓的呢?有关单位和学者曾从外省请来著名的冶铸师傅,对云雷纹大铜鼓进行复制。没想到,复制过程尽管采用了相同的材料和先进的技术,但效果并不理想,由此可见,古人铸造铜鼓的技术非同一般。
铜鼓的出现,贯穿了广西古老民族的历史长河,流传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和美好的传说。
北流,历来被称为“铜鼓之乡”。自汉晋以来就出产形体硕大的铜鼓。据民国《北流县志》记载:“铜石山,县东20里,层峦耸秀,石皆紫色,南面整齐无边,亭亭如伞,又名朗伞石……初唐建铜州,是从此山名之。”通过铜鼓专家的考古证明,铜石山是西汉大规模的铜鼓冶铸遗址,方圆数里,工场规模之大,实为罕见。场内尚存风管、炉渣、炭灰、铜片、铜鼓残片,一应俱全。日本东京大学考古专家吉开将人考察了这个遗址后,认为这个遗址是岭南唯一的,是中国国宝。
其实,在广西各地文物调查中都有铜鼓发现:或是墓葬出土,或是零星发现,或是民间传世等,其中以广西北流、桂平、藤县、玉林、浦北、东兰、大化、横县等市县最为密集。广西各级文物管理部门收藏的铜鼓已达700多面。其中,广西民族博物馆藏有铜鼓300多面,成为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的博物馆。此外,红水河流域民间收藏铜鼓还有1100多面,仅东兰县金谷乡就独占120多面,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也有106面。广西铜鼓的收藏数量居全国首位。
在多民族融合的广西,壮族、瑶族、苗族都有击打铜鼓而歌,伴随铜鼓而舞的习俗。演奏方式是将铜鼓悬挂在木架或树杈上,用特制球形鼓棰敲击。或一人击鼓,另一人持木桶在鼓底晃动,以改变音量和音色。还有的在铜鼓下置放一个水桶,盛水过半,以便敲击时达到鼓声清纯悦耳的效果。如果是小型铜鼓,可背在身上边跳跃边敲击。在壮族地区,普遍流行铜鼓乐,对歌、赛马也击铜鼓助兴,铜鼓专用曲牌有《祭鼓调》、《送鼓调》、《喜鹊调》、《散花调》。在古老神秘的花山壁画中有人举双手向上,敲打铜鼓的图案,也说明铜鼓在远古先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瑶族和苗族同胞则喜欢众人围成圆圈,用铜鼓热烈伴奏进行舞蹈,部分地区还流传着祭铜鼓的习俗。由于民族间的审美、习俗存在差异,因而铜鼓的铸造风格也不尽相同。铜鼓上的图案:有的铸有虫鱼、鸟兽、花卉,有的则铸有舟船、青蛙,还有骑士立像及羽人划船、羽人舞蹈纹饰等。
从广西北流发现的云雷纹大铜鼓身上,似乎更容易领略到冶炼、铸造、绘画、雕刻、音乐、舞蹈、宗教等综合元素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写照。云雷纹大铜鼓的诞生,不仅标志着广西古代青铜冶炼技术和工艺达到了很高水平,同时,也是广西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它蕴涵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历史和古代科技、经济、文化等的重要物证。
来源:《广西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