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禁酒”时代的印痕——春秋云纹铜禁

2021-01-12

博古致知:透史明理,透物见人

春秋云纹铜禁是春秋中期青铜器,整体用失蜡法铸就,工艺精湛复杂。

1978年,春秋云纹铜禁出土于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2002年,春秋云纹铜禁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文物简介

器物名称:春秋云纹铜禁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器物规格:纵长131厘米,横长67.6厘米,高28.8厘米,身宽46厘米,重94.2千克

出土时间:1978年

出土地点:河南省淅川下寺春秋楚墓

馆藏地点:河南博物院

文物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春秋云纹铜禁

去河南博物院看什么?

楚国为什么敢问鼎中原?

楚国为什么一败涂地?

这些问题都可以从春秋云纹铜禁上找到答案。

那么,春秋云纹铜禁有什么价值呢?

国家人事部学部委员会一级国画艺委乔保同先生是这样评价春秋云纹铜禁的:

云纹铜禁整体用失蜡法铸就。文献所见中国最早用失蜡法工艺的时间在唐代初年,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失蜡法工艺源自印度。但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1100年。由此,学界认为失蜡法铸造工艺至少在25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相当成熟。

禁,是承置酒器的案具,起于西周初年,灭于战国时代。

铜禁是西周礼器,名禁,周天子只赐予周王室同姓的诸侯王及三公。殷商无禁器。

“禁”这一礼制器,作于周武王灭商之后。周公旦以周成王之命作《尚书·酒诰》,告诫初封殷故都朝歌的康叔封只有在祭祀时才可以饮酒且不能喝醉。之所以称“禁”,是因为周人总结夏、商两代灭亡之因,均在嗜酒无度。

《酒诰》规定:王公诸侯不准非礼饮酒,只有祭祀时方能饮酒;民众聚饮,押解京城处以死刑;不照禁令行事执法者,同样治以死罪……

在这种情况下,王公诸侯虽在祭祀时可以饮酒,甚至违法饮酒,但承置酒器的案具,却烙下中国第一个“禁酒”时代的印痕——名曰“酒禁”。

春秋云纹铜禁的主人是楚国令尹子庚,也就是那位敢于“问鼎中原”的楚庄王的儿子,令尹约略相当于宰相。

子庚墓出土器物,无论数量还是铸造水准,都十分惊人——它是目前发现的楚墓中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随葬品最丰富的一座墓葬,云纹铜禁霸气十足,而是该墓出土的最为摄人心魄的艺术杰作。

河南省淅川下寺春秋楚墓

春秋云纹铜禁剔透玲珑,厚重庄严,是什么构建起它那令人叹为观止的绝世恢弘?

云纹铜禁由禁体、12条龙形附兽、12条龙形座兽三部分组成。

禁体由禁面及四周侧壁组成,壁厚不足5厘米,中空。

底座四角及禁下端承托铜禁的12个座兽的臀部上方有12个浇口,浇口处留有残柱。在禁侧底边每两个座兽的中间点有12个冒口痕迹。

禁的四周攀附着12条龙形怪兽,前后各四个,左右两侧各2个。龙形怪兽张口吐舌,似不堪重负,似气喘吁吁,托起禁身,更构筑起铜禁的庄严、神圣。

怪兽到底是什么已经无关紧要。它们与禁身共同构建而成的铜禁,恰似在云游青天,那飘荡的朵朵祥云把铜禁装点得腾云驾雾,似梦如幻,飘然欲仙——这是醉酒之后出现的幻觉吗?酒中有仙人吗?

铜禁局部

铜禁修复后,没在河南博物院展览,甚至绝大多数博物院工作人员还没看到,就被运到美国去展出。“铜禁轰动美国,但接着也遇到很大的麻烦。”

美国人热爱云纹铜禁,可能与咱们有别:2500多年前,竟然雕造254块“蜡模”,铸造出如此复杂的器物,这让他们难以想象!

失蜡法工艺

他们惊叹中国先民的技术创新,要知道,失蜡法(熔模工艺)是现代西方制造业乃至西方崛起的温床!

文献所见中国最早用失蜡法工艺的时间,在唐代初年。《唐会要》说,高祖武德年间铸造开元通宝,用的就是失蜡法。

因失蜡法文献所见较晚,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失蜡法工艺源自印度。

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1100年——此禁铸造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52年。墓主子庚是年而卒。

由此,学界认为失蜡法铸造工艺至少在25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相当成熟。它不是舶来品,是中国固有的三大传统铸造技术之一。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