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填补世界空白

2021-01-14

【光明天天荐】

慎终追远,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情怀。江河从哪里流来,我们怎么可以不闻不问不心动!你我从哪里来,我们的文明是怎样孕育诞生,我们又怎么可以不偢不倸不查考?

史学家的历史是书写出来的文字,经历了反复整合修饰。考古人的历史是看得见的实景,经历了反复观察摩挲。考古人可以穿越时空,直接进入历史的层面,看到真实的历史场景。考古人其实是现代人遣往古代探访信息的使者。在3000年前的中华大地上,考古人看到了什么?

明确“多元一体”的发展路线

距今6000年前,在中原、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出现社会的分化。比如,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东山村遗址,发现了高等级大墓和小型墓葬共存、分区埋葬的现象。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留根说:“东山村崧泽文化早中期大墓,发现多件石钺、石锛等仪仗武器,显示墓主人生前拥有非凡的权威。”可见近6000年前苏州地区已出现了贫富分化和尊卑贵贱。

从距今5000年至距今3800年左右,各地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步入了文明。赵辉总结说:“这种诸多地方文明并立的现象与传说中所描述的‘天下万国’‘天下万邦’的情景相吻合,所以我们借用这个意境,把这个时代叫作‘古国时代’。”

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安徽凌家滩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条长达2000米、最宽约30米、最深至6米的大型环绕壕沟遗迹,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期最大壕沟遗迹之一。初步估算,这一工程仅土方总量就达十几万立方米。凌家滩考古项目主持人吴卫红认为:“这说明当时社会不仅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实力,而且已具备一定的权力号召和社会动员组织能力,即具备行政管理能力。”可以推测,当时已经出现了王权或其雏形,可能已经步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在公元前3300年至前2300年前后的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等巨型都邑、大型宫殿基址、大型墓葬的发现表明,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主持良渚遗址发掘研究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感慨万端:“尽管辉煌的宫殿已经灰飞烟灭,但一个存在于5300年前到4300年前的古代王国景象仿佛历历在目:以宫殿为主的王城有3平方公里,王城外围核心居住区有5平方公里,水利系统所直接保护的范围有100多平方公里。这是一个5000年前何等辉煌的古代王国。”

考古学家许宏

考古学者们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心区的“井”字形道路网,大路最宽处20米左右,相当于现代公路的四车道;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紫禁城”——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大型“四合院”宫室建筑群、最早的多进院落大型宫殿建筑。中国古代王朝都城的营建规制,就是发端于此,一脉相承延续了3000多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室二里头队队长、研究员许宏说:“这样的规模和内涵在当时的东亚大陆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这里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具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

通过艰苦的研究,研究项目组在较为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路线的同时,也注意到各地区的文明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融会,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里头遗址

探清“兼容并蓄”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特征,不仅表现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西辽河流域各种文明间的联系、交流,而且表现在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借鉴与发展上。

由于处在地理位置相对孤立的东亚地区,中华文明的起源、早期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相对独立的。但是探源工程这十来年的最新发现表明,在古国时代的晚期,中国文明和其他文明有了接触。源自中亚地区的麦类作物,黄牛、绵羊、山羊等家畜品种,以及青铜冶金技术,在这个时期陆续进入中华文明。而且,其中一部分很快被我们加以改造和提升。

通过研究,项目组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青铜冶铸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形成了产业结构特点鲜明、铸造加工技术先进、器物种类多元化和器物形状复杂化的青铜产业。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采矿、冶炼和铸造相分离的生产链,铜和锡等合金元素也形成了各自单独的供应源,系统的青铜器铸造工序在王权控制之下得以完成。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就发现了专门的青铜礼器作坊。而夏商王朝对周围文明最重要的影响,就在于青铜冶铸技术的传播。远离中原的湖北盘龙城遗址,就发现大量商代青铜器,商文化在长江流域的传播与分布可见一斑。

“这种外来文明的引入、提升,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能量,也体现了中华文明互相借鉴、兼收并蓄的能力。”赵辉说。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鸟瞰图

确立文明起源的中国标准

长期以来,有关文明或国家的定义主要由西方学术界制定,中国学者少有发言权,其学术意见也往往被西方学术界所忽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针对中国古代资料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有关文明或国家的标准。“这是对世界文明史多样性研究的重大贡献。”王巍说。

项目组认为,文明形成的本质是国家的产生,并提出了判断东方世界文明社会的关键标准:

一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有相当发展的基础之上。良渚、陶寺、石峁等这些地方文明都具有相当高的社会生产力。

二是出现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比如有了专门为贵族服务的、由贵族专享的手工业生产,通过建筑规模大小、丧葬形式区别等而体现的等级制。

三是出现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城市居民不再以血缘、氏族方式组成,而是按照行业、功能组织,当然还有最高等级的统治阶层等。这样就出现了明显的城乡分化,城和乡之间又有明确的隶属关系,这个社会在宏观结构上不再平等、平均。

四是在这些城市,特别是中心性城市出现大型建筑。同时由战争、暴力来褫夺人的生命的现象不时出现。这些意味着这个社会存在着一个强制性的权威——王权。

赵辉说,西方学术界常用的两条非常重要的文明判断标准——文字和金铜冶金技术,是以地中海和两河流域为基础所总结的;而我们得出的结论符合中国历史的特点。“这种差别,恰好是表达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也有特殊性的一面。”

“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世界人类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探源工程16年的工作成果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空白。”赵辉说。

王仁湘:考古人是人类遣往古代探访信息的使者

王仁湘

01

400年前徐霞客就曾考察过长江

戴着母亲手缝的远游冠,挑起行囊,22岁的徐霞客开始了远行的旅程,他这一走前后就是30多年。徐霞客探索过许多江河源流,其中以对长江的考察尤为深入。出生在大江之阴的徐霞客拥有大江情怀,他要由江尾至江头究明奔腾的大江由何而来。

大江东流去,大江西源何处,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有“岷江导江”之说,徐霞客对流传了2000多年的此说心生疑惑。他“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查证金沙江源出昆仑山,长出岷江千里,由此断定金沙江才是江源所在。

“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400年前远行的徐霞客,他那样的精神也隐伏在许多人的血脉里。慎终追远,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情怀,对自然,对人文,我们敬畏,我们景仰。江河从哪里流来,我们怎么可以不闻不问不心动!你我从哪里来,我们的文明是怎样孕育诞生,文明的源头在哪里,我们又怎么可以不偢不倸不查考?

源头在召唤,先人与后人,你我他,都会有这种隐隐的感知。先贤书写下千古流传的英雄史诗文本,司马迁将华夏源头追溯到五帝时代。更有人再上溯至三皇或盘古传说时代,主打仍然是英雄文本,那些是神话了的英雄。人文源头探索,又因考古学的成长揭开新的一页,考古人的一只脚留在今天之时,另一只脚却已经踏上数千数万年前的废墟。

02

人类是如何从远古走来的

文明起源在数千年前,这只占人类史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如果将人类起源后300万年的全史压缩成一天,那文明史也就差不多只有2分多钟。而且关于人类起源的历史上限还在往前提,这个2分多钟的文明史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要探索文明起源,那个过程是这2分多钟前面的20秒上下而已吧,相比之下更是倏忽一瞬。

这样算来,文明起源的探索似乎很简单,是关于一个很小时段的查访。其实不然,文明的出现,经过了漫长的孕育过程,放宽一点视野,在中国这个过程经历了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由婚姻组成家庭,由氏族社会进入等级社会;发明农业种植和家畜饲养业,从采集游猎经济转入农业和畜牧经济;发明建筑技术,由自然洞穴居所进入人工建筑居所,由时常迁徙进入定居生活;因血缘氏族形成聚落,又因部落联盟筑城而居;城邑居民因生业出现分工,因贫富形成等级,因社会复杂化导致邦国建立,千城星罗,万邦林立;逐渐形成埋葬死者的墓葬制度,信仰祖先神崇拜,这是史前造神运动的开始;发明制陶技术,烹调水准提升;发明煮盐,有了基本的调味品,促进了体格健康;发明酿酒,主要用于信仰祭祀仪式;艺术由萌芽到发展,刻画和雕塑艺术渐趋成熟,彩陶奠定了跨越史前至历史时期的艺术传统,这是由造神运动掀起的艺术浪潮;琢玉由装饰器转向礼器制作,将造神运动推向又一个高潮,这是东方独有的文化传统;中心城邑出现,宏大的治水工程见诸实施,建构起初级国家管理机构;最后发明文字,发明冶金术,人类终于走出混沌,文明诞生,王权与神权结合,国家出现。

经历了这样的风云变幻,历史一页一页渐渐隐没了自己的内容,一切都早已归于寂静。当我们唤醒沉睡的古遗址,感受到了废墟记忆的中国大历史的波澜壮阔,从混沌年代徐徐拉开的序幕,经历青铜熔铸的英雄时代,走进一统融合的大家园,一幕幕生动的历史场景历历在目。

3

考古人一把手铲古今化作零距离

考古人正是为着找寻失忆的年代,保存与传承一份真切的回忆,踏上了穿越时空的旅程。考古学研究的目标,过去关注较多的是物质文化,是陶器、石器之类,讨论的是文化传播、进化和发展模式。后来开始关注经济形态,关注环境、人口、资源与消费,资源影响到消费,影响不平等现象出现,影响到文明与国家的形成。人们因共同利益聚集到一起,又因不同利益分化为阶层,社会结构模式提升,国家与文明出现。关注文明形成,梳理文化传统,成为考古人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

在古今之间游走,从今到古的距离,在考古人眼里那是在朝夕之间,可丈可量。笑谈古今,那是空论,一把手铲,古今化作零距离。当考古人的脚印出现在哪里,未知的历史便从哪里呈现。当考古人的双足叠合在古人的脚印上时,他们成了历史的探访者。史学家的历史是书写出来的文字,经历了反复整合修饰。考古人的历史是看得见的实景,经历了反复观察摩挲。考古人可以穿越时空,直接进入历史的层面,看到真实的历史场景,看到初始的渐入佳境的文明形态。

考古人其实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遣往古代探访信息的使者,也是辛劳的行者。使者要有自己的担当,这个担当是既忠实于现实,又忠实于历史,还心怀一个欣欣然向往的未来。这样的担当要经由不倦的探索来完成,尤其是人文源头的探索,经历过且还要经历许多的艰辛,不要说炎黄传说还是无所依凭,尧舜禹行迹也还只是初露端倪,考古人任重道远。

04

江河的源头我们找到了文明的源头我们还在摸索

想来徐霞客之后又过去了近400年,对江源的探索才终于有了确定的结论。1978年国家江源科考队才确认长江正源,它真不是岷江,而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这是当年徐霞客指出的方向。

江源确定不易,河源的认识也非常曲折。河源的最早记载是《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唐代时认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颜喀拉山。到元代、清代都有探考河源之举,近半个多世纪经历多次科考,至1985年国家认定玛曲为黄河正源,实地树立起河源标志。这还不是最终结论,2008年三江源头科考队考察后,又建议将黄河源头定位于卡日曲。

长江和黄河都出现过五源说,有的河流还出现过十多个源头的说法,探源不易,远非一朝一代之功。华夏文明形成也有四、五、六千年或更早的认识,公允的更确定的结论还有待来日。

江河源头的召唤,我们感觉到了。文明源头的召唤,我们也感觉到了。源头的风景或许已经出露,也许我们已站立源头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太多的谜底需要揭示,变传说或证神话为信史,路程还十分遥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到源头找没有见到的东西,观不曾看到的风景,那感觉一定非常美好。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