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的13本书

2021-01-15

新的一年,澎湃新闻思想新闻中心的编辑们继续给大家开书单,每月更新一期,推荐我们最近在读的书。

《白鸽木兰:烽火中的大爱》

李黎/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12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这是一个关于“潜伏”的故事。2020年夏,《上海书评》刊了一期访谈,即作者李黎谈她这本书的写作缘起和背后的故事,包括使用的资料、尚存的谜团等等,读之,已对这个故事很有兴趣,而当时简体字版尚未出版。近期,拿到新书就迫不及待地读了下去。作者的公公婆婆是1949年后“潜伏”台湾的中共地下工作者,1950年代在白色恐怖中落难牺牲。几十年后,如何追寻这一段家族故事、历史疑团,实属不易。而书中如今已经呈现出的“潜伏”故事,或许是没有影视剧那般情节跌宕,它好像平实许多,但依然吸引人去细读和思索。

《悲剧》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耶鲁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版

推荐人:丁雄飞

推荐语:

英国文学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最近的一本书《悲剧》,是他继2003年的《甜蜜的暴力》之后,第二本研究悲剧的专著。他之所以看重悲剧,是因为鲜有其他艺术形式如悲剧这般“将伟大的艺术与最根本的道德和政治事务如此紧密地结合起来”,悲剧是衡量我们最终珍视什么的尺度。然而在通常认识中,悲剧也被视为艺术中的贵族,伊格尔顿认为,他和他的老师雷蒙德·威廉斯的工作,便是致力于把这种形式民主化,使大多数人可以从中收获价值。按照伊格尔顿这本书的看法,悲剧(tragedy或the tragic)无关乎尊严或道德完善,它毋宁是一种世界观,使政治和精神的救赎成为可能(所以悲剧并没有死)。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义其实都是悲剧学说(tragic doctrines)”,因为“它们都意识到救赎一个不公的世界必须付出的巨大代价”。一定程度上,这本书依然处在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转向天主教政治神学的延长线上,《教会时报》(Church Times)就不吝发表了关于它的书评。只是这种将悲剧基督教化,或者说将基督教悲剧化的做法,是否能与伊格尔顿赋予其的激进期待若合符节,还犹未可知。

《狐说:狐狸精的前世今生》

呼延苏/著,岳麓书社,2020年9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狐狸精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从夏禹治水的九尾狐,到清末乃至民国初年的狐仙、狐妖,延绵不绝。“人物异类,狐则在人物之间,幽明异路,狐则在幽明之间。仙妖殊途,狐则在仙妖之间,故谓遇狐为怪可,谓遇狐为常亦可。”人类一方面爱看狐狸精的故事,一方面又带着身为万物之灵的强烈优越感浮想联翩。不过纪晓岚对这些YY的想法泼了一盆冷水:“狐之立志,欲在人上矣。”人类不过是狐狸修炼成仙的其中一站,他们的志向更加远大。俞樾说:“由狐而仙,譬如白屋中出公卿。”换句话说,狐狸精的故事,其实大都是他们自我励志型的,只是读者跑题了。作者遍读中国古代狐狸精故事,并将其分门别类介绍并细致分析,比如,单单《狐之变幻》一章,就分为“变化顺序”“狐变之术”“尾巴的烦恼”“狐形”“狐衣”“狐宅”“奇幻空间”数节,故事之丰富完备,可谓一网打尽,令人炫目。如果说有点遗憾,就是作者对于狐狸精与人类社会在精神上的勾连与互渗较少涉及。不过,有这样一册狐狸精大全,已经足够让人满意了。

《看得见 看不见》

【日】吉竹伸介/著 伊藤亚纱/顾问 毛丹青/译,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语:

在最近两年引进的国外绘本家中,吉竹伸介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他的绘本总是用一些特别小、特别普通甚至近乎无聊的事大开脑洞,比如一个脱衣服洗澡被衣服卡住的小孩,如果一直没有办法把衣服脱下来,他要如何带着卡住的衣服开展日后的生活并愉快地长大成人(《脱不下来啦》);又比如,桌上的一只苹果,如果不是一只苹果,会不会是一个充满复杂零件的秘密机器,或是某种东西的蛋,它是不是原本想变成其他东西,它会不会在晚上小声打呼,被挠了苹果窝窝也会痒痒(《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他的每一本书,都仿佛诞生于一个小男孩百无聊赖的发呆走神,脑洞如同翻花绳一般层出不穷,特别无厘头的好笑,但欢脱地翻着翻着,到后来又会让人有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难过。在个人简介里,他形容自己小时候是个怕生、内向的孩子,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他作品中流露出的那种散漫的不就范与这种成长过程中的孤独、压力似乎互为因果,但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因果。可能,成长的烦恼对于大部分普通孩子来说,都好像是吉竹画的那只老是在鞋子里转来转去的袜子,时不时需要提一提,扯一扯,然后接着往前走(《尿裤子男孩》)。

新近出版的这本《看得见 看不见》初衷是要讲有视觉障碍的人的生活,但是,吉竹在创作手记里强调:“这本书想要表达的不是‘同情对方’,而是单纯地觉得‘啊,原来是这样的,他们的世界好有意思啊’。”——这就非常吉竹伸介了,他总是希望把事情放在一个“不存在‘正常’概念的世界里思考”。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陈赛老师的采访时,当被问到与《花生》漫画的气质相通,吉竹说:“我很喜欢查理·布朗。他看待世界的目光也是同时夹杂着悲观、平等和幽默,对此,我深有共鸣。”

《气球人》

陈浩基/著,奇幻基地,2020年4月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语:

自从读了《13,67》之后,我就成了被誉为“华语推理小说界鬼才”的陈浩基的忠实粉丝。《气球人》本是陈浩基的出道之作,当时他尚且声名不彰,出版商为了吸引读者,让他写一个关于超能力的故事,越血腥暴力越好。他就写了一系列(五个)故事,主角是拥有触碰别人的皮肤就能把这人杀死的超能力的杀手。时隔多年之后,他对这些故事做了修订,新写了四篇故事,成了这本增订版《气球人》。必须得说,陈浩基的结构能力在华语类型小说家之中可谓出类拔萃,此书由九个短篇构成,每个短篇的结构都各具特色,所有短篇合起来,又形成一个新的结构,让旧作与新作一并熠熠生辉。能够不断读到这样的作家作品,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乾嘉考据学研究》(增订本)

漆永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乾嘉考据学是清代学术的主流,不过在近代以来,名声一直不佳,清末的衰败,无论从政治、文化、思想哪个角度切入,似乎把锅甩到乾嘉考据学上最为省力,当时称之为“学术误国”,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成为“烦琐”“落后”“反动”的代名词,到上世纪末才稍有好转。本书可谓为乾嘉考据学辩诬之作。一方面从学术源流角度指出其兴起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分析了彼时文化高压政策对于学术思潮的影响。作者以惠栋、戴震、钱大昕三人为个案,详细探讨了代表性学者的贡献与得失。作者同时指出,“在两千年儒学发展史上,其止血方式不外乎两种:考据训诂的方式,推阐义理的方式。学术史上有名的今古文之争、汉宋之争、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等,都同考据与义理之争有着密切的关系。”两条路线的斗争一直延续到清代,考据学者与宋学学者对义理与考据孰轻孰重同样激辩不已,双方的代表作是江藩的《汉学师承记》和方东树的《汉学商兑》,采用各种方式攻击对手,读了作者细致的辨析,总让人想起《笑傲江湖》中惨烈的剑宗与气宗之争。作者在前言中引了乾嘉学者凌廷堪的一句话:“当其将盛也,一二豪杰振而兴之,千百庸众忿而争之;及其衰也,千百庸众坐而废之,一二豪杰守而待之。”虽然一代有一代之学,但豪杰总是寂寞的。最近十几年,儒学中今文公羊学的势头很盛,想来也是运势使然吧。

《探寻游戏王国里的宝藏——日本游戏批评文选》

邓剑/编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谈论“宝藏”,又谈论“游戏王国”,看上去会是一个很轻松的话题。言及“批评”,则又好像沉重了一些。《探寻游戏王国里的宝藏——日本游戏批评文选》就是这样一本披着轻快外衣,却未必沉重的书。

事实上,电子游戏从来不只是有关于消遣,尝试对它加以观察,人们可以投以不同的视角:有一个关于文化的视角,和一个关于技术的视角;可能还有一个关于玩游戏的人的视角,和一个关于游戏开发者的视角;甚至还有一个有关媒介的视角,和一个有关工业的视角;至少有一个关于社会变迁与游戏历史的视角,像缺一不可的两声部,在那名为消遣的河床上奏出一段文化的乐章。

按照本书编译者的说法:“游戏既非天外来物,也非单纯的技术命题,它是与社会文本密切互动的结果,每一时代的游戏作品必然讲述着这一时代的文化无意识。”

这本书的主标题与副标题,也显示一种有趣的对照,日本作为名副其实的“电子游戏王国”,也是游戏批评/游戏研究的试水者,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批评文选收录11位大家的13篇文章,基本涵盖近40年来最重要的游戏批评文章,且涉及当代日本游戏研究的主要面向——包括日本游戏文化的特殊性问题、日本游戏玩家的主体性构造,以及日本学者对游戏批评理论的创造性思考等,当然能称得上是编者在“游戏王国”里所进行的一次探寻“宝藏”的旅程吧。

《我本不该成为母亲》

【加拿大】阿什莉·奥德兰/著 李雅欣/译,中信出版社,2021年1月版

推荐人:朱凡

推荐语:

看到这个书名,第一反应以为会是前两年引起过不小关注的《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Rachel Cusk,2019)的姊妹篇,拿到手一读才发现是一本带有悬疑色彩、关于母女关系的通俗小说,主题则与多丽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有异曲同工之处:当一个母亲生下无法与她产生情感联结、对世界充满破坏力的恶童,两人该如何相处?与莱辛笔下有着丰富生育经验的海蕊相比,这个故事中的布莱斯处境更加艰险,家族中女性的不幸命运如阴云笼罩,小女儿的黑暗面似乎只向她展露,以至于她作为叙事者是如此不可靠,读者有时会情不自禁和小说中她的丈夫、婆婆一样怀疑她的精神状况……作为阿什莉·奥德兰的处女作,小说情节虽然有用力过猛以致节奏有时不够流畅的瑕疵,但整体而言仍是一部贴合现实、引人入胜的作品。这同样是一份有关知识女性成为母亲的自白,某种程度上或许正因其虚构而更为真实。

《西医来华十记》

苏精/著,中华书局,2020年3月版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本书是有关医学史的十篇杂记,记录的都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这一百年左右西医来华过程中的人与事。作为基督教传教的“附属品”,近代西医来华大多伴随着传教活动,因此这“十记”中多数是有关传教医生的,他们觉得“医学与宗教结合并用,可望成为打开中国人心胸及其国家的最有效工具”。这些教会医生,在本国入教并获得执医资格后,在海上颠簸几个月的时间辗转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开设医馆,几乎都是免费为中国人提供医疗服务。除此之外,“十记”中也有关于东印度公司的随船医生、商馆医生,以及海关医生的记录。“医学的国际传播绝不只是医学专业的问题而已,牵涉所及的还有传与受双方的政治、社会、商业,甚至心理等许多因素的彼此交互作用。”因此,作者也颇为关注当时中国人的反应,包括清政府对于这些医生、医馆的政策,记录了他们的态度与行为,以及学习西医的中国人的故事,形成两种视角的对照。作者苏精,既非历史学专业出身,也不懂医学,但得益于多年图书馆员的工作经验以及伦敦大学图书馆系哲学博士的专业修为,在占有、整理史料方面能力非凡,从汗牛充栋的传教士档案中,经过十多年的埋头工作,得以完成这“十记”,令人敬佩。

《乡下人的悲歌》

【美】J.D.万斯/著 刘晓同 、庄逸抒/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4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美国乱起来了,微博、微信群到处都在讨论美国局势,绝大部分观点都是“半瓶醋”,我感到厌烦,想躲又躲不开。我不了解美国政治,对特朗普也没有兴趣,可当看到“这本书告诉你为什么特朗普会赢”的推荐语时,还是忍不住翻开了它。

《乡下人的悲歌》讲述了一位来自Hillbilly(白人工人)阶层的青年J.D.万斯,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成长为一名耶鲁毕业生、过上体面的中产生活的故事。万斯以较为审慎、学术的视角回顾他的家族史、成长史,展现了美国底层社会(或许)普遍存在的毒品、酗酒、暴力等问题。至于读完这本书就能了解“特朗普现象”,我觉得有点牵强。底层人民把改变生活的希望寄托在某位领导人身上的心理过程,还是需要进一步论证的。万斯毕竟实现了阶层跃升,他才得以平和客观地“自我田野”,那些没有获得成功的底层白人们不大可能有他的认识和视角。即使所有人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那么改变命运就会水到渠成吗?如果不赋予本书那么多的“责任”,只把它当成一本自传来看,还是比较愉悦的阅读体验。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梳理反思个人史、家族史绝对有益无害,从这个角度来讲,《乡下人的悲歌》是一个不错的范本。

《愚蠢的人类》

【英】汤姆·菲利普斯/著 姜文波/译,文汇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这是一本非常轻松的历史科普读物,作者选取了一个有趣的角度:人类历史上有意或无心犯的过错——从320万年前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摔死的人类祖先,到2016年在美国发生的全球第一例死于自动驾驶汽车事故的人。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多数地区爆发难以解释、无法抑制的舞蹈风潮,有时参与者成千上万,没人能确定原因是什么。二战期间,埃及国王法鲁克把臭名昭著的扒手从监狱里放出来以便自己学习偷技,这位国王偷过丘吉尔的手表以及当时伊朗国王灵柩中的陪葬品,引发了外交风波。二十世纪中期,加拿大魁北克政府向教会发放孤儿和精神病患者补贴,但是发给精神病患者的补贴比发给孤儿的高一倍,于是成千上万的孤儿都被“误诊”为“精神病”……书中内容全是此类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又能够重新认识人性的例证。

不过这不仅仅是一部“幸灾乐祸”的历史,“幸灾乐祸”的前提是理性的存在,而“幸灾乐祸”的最终目的是尽量避免愚蠢的历史再次上演,就像作者在终章所说:“不管如今的世界有时看起来多么让人无语和压抑,人类实际上还是变得更加明智,更有见识,而我们实际上非常幸运,即将迎来一个不再把事情搞砸的新时代。或许我们真的有能力成为更好的人类。”

《做不到:千禧一代如何成为过劳一代》

【美】安妮·海伦·彼得森/著,Chatto & Windus,2021年1月版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语:

在经历了经济危机以及新冠疫情后,美国的“千禧一代”正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做不到:千禧一代如何成为过劳一代》(Can't Even: How Millennials Became the Burnout Generation)一书的作者安妮·海伦·彼得森(Anne Helen Petersen)指出,被寄予厚望的“千禧一代”正面临着来自资本主义的剥削和欺骗。在工会日渐衰弱、工作者缺少保障的当下,人们被“追寻工作激情”、“通过工作彰显个性”等话语所蒙蔽,逐渐失去了为自身应得权利而斗争的热情,这也成为了普遍的职业倦怠背后的深层原因。工作,被彻底地去政治化,成为了个体化的、私人的、孤立的斗争场所。

在作者看来,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感到阶级固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上一代人对此的看法则往往是:“年轻人还不够努力”,并且在“千禧一代”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严格要求,将自身的期望投射到下一代身上。因此,“千禧一代”的焦虑和对于“成功”的渴望或许源自他们的童年,一代人的渴望成为了另一代人的焦虑。

然而,即使在讨论了对劳动保护的削弱;意识到所谓的梦想职业和“激情”工作不过是带有欺骗性质的口号;工作者不得不找寻兼职来养家糊口(这些工作完全没有保障);企业逐步建立了监视文化来杜绝员工上班摸鱼等一系列问题之后,作者仍然不愿意对“资本主义需要通过压迫和剥削工人来创造价值”这一核心问题作过多批评。因此,本书的批评和反思仍然停留在对特定资本主义的监管和改革层面,而对于作者所提出的方案是否能真正解决“千禧一代”的职业倦怠,我们还尚未可知。

《近代中国的银行业》

程麟荪/著,徐昂、袁煦筠/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月版

推荐人:彭珊珊

推荐语:

去年电影《八佰》上映以后,热情的观众挤爆了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不过很少有人关心四行仓库在建立之初的使命。这座当时闸北一带最高大的建筑,作为四家银行的联合仓库,见证了“贷款”这项金融服务在近代中国的革新。在现代银行出现之前,企业贷款靠钱庄,而钱庄贷款主要看个人信誉,因此新商人、新企业很难获得资金。新生的银行发起抵押贷款,工厂可以将原材料或制成品存放在仓库中,获得流动资金贷款,大大提高了贷款的效率。为了扩大商品贷款业务,许多银行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四行仓库就是当时最有名的仓库之一。

四行仓库建成使用时,也正是中国华资银行极速扩张的时刻。从1897年中国的第一家银行成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期间中国的银行业曾有过令人瞩目的发展。《近代中国的银行业》的雏形是经济史学家程麟荪先生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根据剑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译出。这本书的可读之处,不仅在于它作为一个综合性研究普及了这段时期的中国银行发展史,更在于它带着近代史学者的关怀回应了特定的历史问题。

华资银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繁荣,过去往往强调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间的融资合作,对政府债券的投机被认为是华资银行成功的主要因素。本书则认为,这种论断并不公平。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在从银行本身的业务和管理改革上分析了近代中国银行成功的原因。

比如,对于传统社会的中国人来说,有了钱就投资土地,或者把金银珠宝埋在地下,更微薄的储蓄则藏在家中,似乎才是稳妥的选择,银行如改变这种观念?从设计不同类型的储蓄,到改善客户服务,甚至推出当时备受嘲讽的“一元账户”以吸收小额储蓄,银行们使劲浑身解数,最终得民众者得天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票号和钱庄看不上的公众储蓄,最终成为银行打败他们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考虑到当时中国资本的稀缺性,存款业务的成功为这些银行的贷款等其他业务也提供了大量资金。

作者在最后一章为近代中国的一批银行家“正名”。“江浙财阀”“强盗大亨”过去是这批银行家的标签,但本书认为“职业经理人”“现代企业家”更适合他们。作者分析了民国银行家中较有代表性的张嘉璈、谈荔孙、徐新六、周作民、陈光甫等人,指出他们主要收入来自工资和奖金,执掌银行是凭自身的专业知识,而不是靠个人持有的股票或财富。事实上,这批银行家大都受过海外的高等教育,各自执掌的银行都有鲜明的经营风格与理念,是近代中国银行业不少创新举措的推手。只可惜后来,一方面战争爆发截断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面临来自政府及军阀的压力,在时局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往往壮志难酬。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