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民族常识|56个民族服饰——土族服饰!

Image 2021-01-18

土族

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国家在1979年为土族人民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的土语文字。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的民和、大通两县和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也比较集中,其余的则散居在青海的乐都、门源、都兰、乌兰、贵德、共和、西宁和甘肃的卓尼、永登、肃南等地。

土族服饰

土族服饰,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土族服饰的形成受到民族渊源、宗教、生活习惯,民俗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当下中国看到的这么独特的土族服饰文化艺术也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土族人有自己的文字、饮食和服饰,其服饰与藏族、蒙古族有相似的特点,肥大宽松,色彩鲜艳。土族人喜欢穿像彩虹一样漂亮的七彩袖衫,七彩袖的七彩与彩虹的七彩是不一样的,彩虹的七彩是赤(红)、橙、黄、绿、青、蓝、紫,土族人的七彩是红、黑、黄、绿、白、蓝、紫。

土族服饰历史渊源

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互助县、民和、大通,甘肃的天祝县和红古区也有少量的分布,互助县是土族自治县,又因土族人身穿像彩虹一样色彩的七彩衣袖衫所以互助县又有彩虹故乡之称。(土族的衣袖不像藏族和蒙古族那样长,藏族女衫的袖子一般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有关土族的族源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吐浴浑说”,另一种是“蒙古说”,但更科学一点的说法是,土族的族体形成不是单一,而是多民族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土族服饰的形成受到民族渊源、宗教、生活习惯,民俗文化的影响,可以说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么独特的土族服饰文化艺术也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土族人有自己的文字、饮食和服饰,其服饰与藏族、蒙古族有相似的特点,肥大宽松,色彩鲜艳。土族服饰的材料以前是本民族自己做的具有天然原始性的褐色布为主要布料,再与毡、毛皮结合,体现原始美感,现在大量地运用汉式的现代布料,使服饰材料更加广泛,但失去了较多原始美感。土族服饰的特点是,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的衣服,都系腰带(土族人称腰带为普斯尔)。妇女穿七彩袖衫,鞋一般是黑白相间的云子鞋和长筒靴,在服装制作上与土族独有的盘绣、刺绣结合。土族服饰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象征,是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信息的体现,更是年龄、性别、婚姻的标志。

土族服饰搭配

一、头饰与发饰

(一)头饰

在土族女子传统头饰中,较有特色的当属“那仁扭达”和“托欢扭达”两类。那仁扭达俗称三叉头,在中国青海省境内的互助县使用较为普遍,尤以那仁沟地区较盛。

(二)发饰

凤凰头是土族女子传统发饰造型的典型形象,以青海和甘肃两省交界的三川、勺哇两地较盛。

二、上下装

(一)羊毛毪子

由于青海、甘肃等土族聚居地的早晚温差十分明显,且土族自古便是游牧民族,因而外衣多以羊毛为服装材料。

(二)多片领子

多片领子主要流行于青海互助县,男士短褂和女士长衫的衣领一般由3-4个领片交替排列而成,领座的高度十分夸张,均在10cm左右,且均有不同的绣花装饰。

(三)五彩袖子

五彩袖子又称“彩虹袖”、“阿拉肖梢”或“花袖子”,与正常服装衣袖组合关系不同,土族五彩袖是独立于衣身之外的,其形式类似于现今常见的功能型服用品——套袖,但套袖在人体上的起点一般位于肘部,而五彩袖的起点则位于肩部。

(四)裤装

土族传统裤装中,以穿着大裆裤较为普遍。该裤由腰头和六个裤片缝合而成。裤片主体是两个对称式的H形裤筒,其余四个裤片分别是前后对称的两个直角大裆片和两个钝角小裆衩。

(五)鞋子

双楞子鞋是土族的传统男鞋式样,鞋楦由四块棉布纳成,鞋面素底彩绣“8”字纹或卷云纹,鞋尖处缝合一条2cm左右的条状鞋梁,使得鞋头处产生两条楞痕,双楞子鞋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三、实用型配饰

(一)男子配饰

与土族女子配饰相比,男子配饰的品类较少,且单纯具有装饰作用而不具备实用功能的男子配饰几乎不存在,较为典型的土族男装配饰品当属“围肚”。

(二)女子配饰

土族女服上独特的配饰众多,而兼具实用功能的生活化服饰品主要有“针扎”与“荷包”两种。

1、针扎

针扎即戴在身上的针线包,广见于青海和甘肃各土族聚居区。传统针扎的制作先以“8”字和八边等造型的硬纸板为基底,然后将绸布浆于纸上作为针扎的外壳,为了增加纸和布之间的贴合度,必要时可施针加以固定。

2、荷包

女子自古爱香,土族女服上荷包配饰的实用性便体现在覆盖体味并增加体香上。同时,荷包也较具装饰性,其面料色彩各异,并无定制,造型多以花果和动物的形象为题材,内部填充植物香料,边缘缀饰穗线。

3.男女共同配饰

钱袋是过去土族男女服饰上的共用配饰品,如今主要见于女装中,俗称钱褡裢。男士褡裢的长度在50cm左右,宽度在15cm上下,袋口长15cm左右,正面以刺绣装饰。

四、盛装配饰

(一)礼帽

土族女子在重大节庆和仪式上有戴礼帽、耳坠和颈挂大项圈的习俗。礼帽的面料通体为深灰色或黑色,在宽大的帽檐处系上各色的帽花,其围度在180度至360度之间,故而又将该帽饰称为插花礼帽。

(二)耳坠

土族成年女性,无论婚前婚后,皆喜戴耳饰,尤以银耳坠较为多见。耳坠由上下两层构成了梯形的外观,在上层的小坠片和下层大坠片中间用镂空的银穗相连,大面积的银穗饰于下层大坠片的底部。

(三)项圈

土族大项圈的直径不小于肩宽,被称为“索儿项圈”。它以青海和甘肃地区特有的千茜笈草扎制而成,并且在表面用红布通体缠绕,最后将28片从海贝壳和海螺壳上剥离下来的五彩亮片嵌饰一周于红布之上,因观察角度不同,亮片的色彩不断变化,十分耀眼。

土族服饰文化特征

(一)展现信仰的宗教性

历史上,宗教一直左右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土族宗教信仰呈多元化态势。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以后受到蒙古提倡佛教、道教、萨满教、苯教等多教多神兼容并存思想的影响,信仰出现了兼容并蓄的特征。土族服饰无论款式、造型还是色彩,都离不开宗教意识的影响。

(二)追求华丽的装饰性

在人类的服饰发展上,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服饰的实用性是大于装饰性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服饰的装饰性逐渐超过了实用性,这样,浓郁的装饰味道成为民族服饰的又一特征。土族服饰装饰虽然非常繁缛,但大多具有象征意味。

(三)不同地域的包容性

实践表明,各民族的服饰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的。正如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与各方文化的融汇贯通中得以进一步完善的一样,土族服饰亦是如此。在土族服饰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异族文化的影子。例如:同仁地区妇女所带的珊瑚银板头饰就是受到了蒙古族的影响。

(四)蕴含丰富的多元性

虽然土族的族源到当下仍有争议,但土族族源的多元性则是不能否认的。在青藏高原漫长的历史中有羌、戎、突厥、藏、吐谷浑、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定居,民族的分裂与整合最终促使土族这一民族共同体形成。而居住在不同地域上的土族人民对其主体先民的信仰又构成了土族内部文化现象的多样性,慢慢地这种多样性渗透到土族的服饰中,使土族服饰也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征。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土族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