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从小背的《静夜思》居然是修改版;李白:是我原诗写得不好么?

Image 2021-01-19

大多数人童年的诗词,都是从《静夜思》开始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可以说,《静夜思》是整个学生时代,最早接触和记忆的古诗之一了。而且,它的魅力在于:小时候背诵,有童年那种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顺畅感。

而成年后再回过来看:这首诗,包含了太多的人生哲理。游子在外,思乡之情却是愈来愈浓。尤其是到了这年关将近的时候,多少人宁愿不要三倍的加班费,也要回家看看爸爸妈妈。

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其实,咱们现在背诵的《静夜思》,它并不是李白的原稿。李白当初的原诗,是这么写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可见,后人在李白原稿的基础上,改动了两个部分。为此,有不少学者曾经说过:明明李白的原稿艺术性更高,为何还要改动?难道说,是后人认为李白写的不好么?

李白的原稿《静夜思》

李白的原稿,收录于在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被归类为"乐府诗"。

原稿和后来的版本比起来,最突出的莫过于"看"字和"山月"。的确,从作者本人的角度出发,这两处很能体现个人情感。

一个"看"字,表现出了作者的惆怅。假如不是对故乡过分思念的话,又怎么会在恍惚间把洒在地上的月光当成"霜"呢?

这真是因为这种惆怅,所以诗人抬头望着前面重峦叠嶂的山峰、以及被掩藏在高山后的明月时,才会倍加伤感:层层叠叠的山峰,隔开的不仅是"我"和"月亮"的距离、更是隔开了"我"何"故乡"的距离。

这样的铺垫下,使得读者不仅有了很强烈的代入感:视线被阻挡,可是我们渴望故乡的思念却不会被拦截!多想托月亮告诉远在家乡的人儿,我在思念你们!

不得不说,诗仙就是诗仙,出手必然不是凡品。但是,李白当初的这首小诗,在唐朝时也是反响一般。而后来被改编后,反倒成了风靡万千大众的热品。

是李白的原稿不好么?这倒肯定不是。只是说,集合后人的改动后,诗词的意境可能有了更深层次的提升。

现存版本的《静夜思》

"看"字,的确是突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可是,有没有觉着:这个"看"字放在这里,其实也有一点点拘束感?

首先,提升了空间效果,深化了诗意

从原稿换成"床前明月光"以后,整体氛围就得到了提升。而之后的"明月",在呼应前面"明月"的基础上,也提升了整体诗句的空间感。

可以说,床—明月—故乡,构成了一个可以宣泄个人情感的稳定结构。用数学上的语言来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把这一说法放在这首诗里,同样也是适用的。

原稿中的"山月",不是不好,只是说:它把诗词的范围和意境缩小了;而换成"明月"以后,诗意骤然开阔。

无论何人、无论何地,只要在有明月的地方,人们思乡的感情,就可能是相通的。正所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也就是说,"山月"和"明月"的转化,其实不仅提高了诗词的适用度、也把空间氛围的那种凌驾之感给体现出来了。

其次,这还延伸了身心的舒展性

虽然道路且长,阻挡了人们感情之间的交流。可是只要在有"明月"的地方,游子们仿佛就可以望到那些在家乡和游子们一样赏月的亲人们。

此情此景,不仅让偎依在床边的游子们感到身心得到了抚慰。

是哇,只要抬头有明月、心中有故乡、身边有舒适的床,那么游子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就是和亲人共通的。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场景,更让游子们感到身心放松了吧!

可以说,改编后的版本,从空间、美感、个人情感来说,都有了一定的升华。大约也就是这种变化,才使得《静夜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结语

古诗词的美就在于,仔细推敲之下,它的韵味反倒是越来越浓厚。就像是陈年的老酒,越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越是会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这大约也是今人背诵古诗、而不甚喜爱现代诗的原因之一吧?毕竟,倒也不是说现代诗不好,就是觉着,和这些意境深远的古诗词比起来,现代诗老是缺了那点儿韵味。

当然,这《静夜思》的原稿和改编版本比起来,那也是各有各的美。老话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那么,你喜欢哪个版本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