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茑屋模式难复制,上海实体书店转型升级可以抓住这些“死忠粉”

Image 2021-01-22

日前,“网红”书店茑屋上海店落户上生·新所,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打卡”,预约“一号难求”。

实体书店装修精致,引入咖啡、轻食,走“网红化”路线,是近年来最常见的聚集人气的办法。今年两会上,民进上海市委提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坦言近年传统实体书店以”书店+”模式作为转型的主基调,但多元业态的经营模式并未产生明显的可盈利模式,需要寻找更多更好的有效发展路径。

在这份提案中援引专业提供图书行业资讯、研究与调查服务的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全国图书销量排行榜,相比快速上升的网络书籍销售额,实体书店销售额没有明显上升,但占比却呈下降趋势——

2018年,实体书店销售额110亿,占20%,网络书店销售额426亿,占80%;

2019年,实体书店销售额113亿,占16%,网络书店销售额604亿,占84%;

2020年(1-7月),实体书店销售额41亿,占11%,网络书店销售额349亿,占89%。

据了解,通过排行榜列出的图书内容、主题等进行结构分析,民进市委还发现另一些趋势——

少儿类、社科类、教材教辅类图书,虽然只占所有图书量的20%,但在销售总额中占比达到75%;

亚马逊网上书店销量显示,占比20%的畅销书,销售量占了总量的半壁江山,基本等于其他80%的各类图书累积销量;

传统实体书店为减少库存而压缩成本,对销量较少的图书分流处理,结果是向网络图书供应商让出了市场空间;

既然近年传统实体书店大多以”书店+”模式转型,但并未产生明显效果。既然“茑屋”这样的模式难以复制,为何不从这些调查数据中寻觅新的增长点?

对此,民进上海市委建议,国营实体书店可以依托中小学教科书发行这样的传统优势,创建多媒体服务空间,形成核心竞争力。如上海新华书店承担了全市1800所中小学校的教材发行任务,这一先天优势是书店服务深度挖掘的前提。新华书店可以与教育类产业合作,向中小学生、教师,乃至家长提供多元化的教育产品,延伸到校外的内容或场景服务,也可以进一步推向移动客户端,让单一的教科书发行变为跨媒体叙事,其中存在着经济收益的巨大潜力。

此外,实体书店的网点布局也应以社区文化空间定位。“上海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退休族群的文化层次随之提高,伴随而来的是这一代人的传统阅读习惯。实体书店要分析、把握各种社区的需求差异,将适合当地老龄人群的纸本图书向相关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推介。”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