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戏曲·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知名的地方戏曲

Image 2021-01-22

荆州花鼓戏,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俗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文化特征

荆州花鼓戏主要行当为小旦、小丑、小生,后又分小生、正旦、花旦、丑脚、生脚五个行当,并有兼行代脚的传统。

荆州花鼓戏音乐属打锣腔系。主要唱腔有高腔、圻水、四平、打锣腔和二百余种小调。剧种击乐来自江汉平原的民间锣鼓,锣鼓牌子有“挑千子”“三起板”“鬼挑担”“牛擦痒”等76个。

唱腔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唱腔按行当的不同和年龄、性别、性格特征及音色、习惯使用音区、音域的不同,同一声腔形成各自不同的演唱风格。以主腔为例,如为表现正旦的端庄、柔美和花旦的秀丽、妩媚时,其唱腔音乐华丽委婉;在表现小生的文雅、老生的敦厚、生角的刚健时,其旋律音域相对宽广苍劲;而在表现丑角的诙谐、夸张、怪诞时,其音域窄小,旋律简单。主腔的演唱功能,除了大都具有抒情与叙事并重的共同特点外,每个声腔在具体表现上又有所侧重:有的以抒情为主,有的以叙事见长,有的能表现多种感情,有的对某种单一感情又能得以淋漓尽致的抒发。

传承价值

荆州花鼓戏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地方戏曲之一,不仅深刻的体现着荆州及荆州地区乃至荆楚大地的曲艺文化的精髓;也深刻反映了生活在江汉平原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曲艺文化的需求和热爱。从荆州花鼓戏的起源及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看,它与中国戏曲发展史是极为“对应”和“吻合”的。楚地有《九歌》,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九歌》之曲,是“后进戏曲之萌芽”。在地下沉睡了二千四百多年才出土的编钟面前,领略楚先民最早创造的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时,完全可以例证江汉平是歌舞音乐的王国。明清时期,中国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而就在此此时期,荆州花鼓戏萌芽、发展和形成。她与同处荆楚大地的汉剧、楚剧以至京剧是亲缘是血亲。因此,发掘抢救和保护完善荆州花鼓戏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命力的独特价值,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中国音乐史以及挖掘荆楚民间文化艺术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代表剧目

荆州花鼓戏的剧目据统计有197出,包括《抽门闩》《掐菜苔》《告老爷》《站花墙》《双撇笋》《打莲湘》《江汉图》《贺端阳》《打补钉》《戏蟾》《三官堂》《辞店》《阴审》《告经承》等。

分布地区

荆州花鼓戏是江汉平原知名的地方戏曲,主要流行在仙桃、天门、潜江、洪湖、监利、京山、钟祥、汉川、嘉鱼、蒲圻、通城、汉阳等地,演出活动则覆盖荆楚之地大部分地区,也有戏班到湖南北部和河南南部等地演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杨晓君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