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二战中被炮火摧毁,历时63天起义名载史册,这座城市你了解吗
如果说历史上波兰民族的命运总是饱含悲情色彩,那么在这幅时代画卷上,华沙就是其最为浓墨重彩之处。
换句话说,这座跨维斯瓦河两岸的东欧大城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可不仅仅因为它是波兰最大城市及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更因为近世以来,不少有世界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并沉淀下来。例如,数次“华沙起义”、华沙解放、“华沙条约”和“华沙之跪”等。
华沙,就是这样一座有700年建城史的老城。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波德平原上频仍的战争与战后来之不易的和平的它,显得格外成熟、悲情而又有些许刚毅。
如此,作为国际关系学人,有什么理由不去探访一下华沙呢?
市民将之视作城市的象征
还记得一行人刚刚步出华沙中心火车站,便望见东北侧阅兵广场上巨大的苏式建筑华沙科学文化宫,其气势足以让人俯仰今昔、驻足良久。从1955年建成至今,这座高230米、拥有苏式尖塔的大型公共文化与科学类机构驻地型场馆,仍是波兰境内最高的建筑物。遗憾的是,我们此行没有参访科学文化宫内部的安排,一行人就此匆匆别过。
维斯瓦河畔的华沙美人鱼铜像,才是我们拜访华沙的第一站。自16世纪开始,持长剑与圆盾的美人鱼形象就出现在华沙城的徽章上,华沙市民早已将其视作城市的象征。传说,生活在维斯瓦河的美人鱼是华沙早期建设者们的守护神,一代代的华沙人将端庄文静而又英俊无畏的城市品格拟人化,创造出独特的华沙美人鱼形象。
在维斯瓦河西岸,圣十字桥下的这座华沙美人鱼铜像,是波兰著名女雕塑家卢德维卡·尼茨霍娃在1936年到1937年创作的作品。整座雕像高大威严,集俊美与力量于一身,静动结合。少女美人鱼“上身稍向后挺立,给人以稳健之感;而她手持宝剑举过头顶,向后上方翘起的鱼尾好像尾舵,加上双膝和尾部的海浪波纹,都给人以前进的感觉,好像航船已沿着明确的航向破浪前进,使人产生必胜的信念,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不被入侵者破坏,这座铜像曾被华沙市民自发藏匿保存,等战争结束后,才重新安置在此。
当我们站在今天的华沙美人鱼像下向东眺望,波兰国家体育场建筑群与体育场火车站连为一体,相得益彰。面对此情此景,不知有多少人能回想起解放华沙时维斯瓦河东岸的战场呢?
娓娓道出“钢琴诗人”的细腻
从建城史的角度来说,华沙属于注重在穿城河流两岸同期发展的城市,但城市重心在西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华沙城因几易其手和数次城内人民起义等原因,城区内的建筑一度有90%以上被战火摧毁。经过战后重建,华沙老城已变得不像许多欧洲城市那样富有古典意味。
今天的我们可以将肖邦博物馆、华沙大学、华沙无名烈士墓、华沙起义纪念碑和老城集市广场一带,都定义为老城,与北部的华沙新城相区分。行走在老城,就好比行走在波兰民族的心脏地带,体会到的是别样的脉动。
在波兰,不能不提及肖邦。华沙市中心,肖邦博物馆比邻肖邦音乐大学,以及安放肖邦心脏的圣十字教堂,堪称全世界钢琴音乐爱好者的圣地。波兰人民对“钢琴诗人”倾注的感情,很完整地体现在了肖邦博物馆的展陈中。博物馆内,展览了各种手稿、乐谱、书、唱片和影像资料,尽最大的可能将肖邦的生平,特别是他音乐创作上的细节,向访客娓娓道来。参观后,我们感到整个展览处处用心,展陈精致、细节绵密,一如肖邦作品里对诗意的注重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波兰的最高学府华沙大学,与圣十字教堂比邻而居,亦是肖邦的母校。和欧洲诸多名校一样,华沙大学也是一座基本没有围墙的学府。不过,其富有民族色彩的乳白色校门,还是让人眼前一亮。与华沙城的命运相似,这座波兰第一高校的发展也有些跌宕起伏。1816年创校至今,它曾两度因战争等原因被关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更是曾经沦为侵略者的军营,一半以上的校园建筑被损毁。直到1945年12月以后,华沙大学才有了较快的发展。近世以来,华沙大学已培养出了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包括戴维·本-古里安(注:政治家、以色列第一任总理)在内的多位著名政治家。
美食中感受另一种波兰风味
华沙无名烈士墓和华沙起义纪念碑足以让人感受到波兰人民对自身命运的一种解读。波兰人将这两处纪念地分别安排在国家政治中心———总统府和最高法院附近,足显其庄重。其中,华沙无名烈士墓的纪念规格要更高一些,气势磅礴得让人有心跳加速之感。烈士墓设置卫兵,并有标志性的换岗仪式。无名烈士墓中存放着从无名烈士牺牲的战场上收集的泥土,墓上刻着无名烈士战斗过的地点与日期。今日,无名烈士墓前的毕苏茨基广场已成为波兰举行各种国家纪念仪式的重要场所。
华沙起义纪念碑则主要是为了纪念1944年8月起,历时63天的“华沙起义”而建立的,这一军事行动是欧洲范围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抵抗运动中最大的一次。在当时的情况下,起义因各种原因并未成功,但其意义是巨大的。在沦陷5年之久后,华沙人用这次悲壮的起义证明了“波兰民族的心脏仍在跳动”。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老城集市广场。当年的华沙起义使得老城在战斗中化为废墟,今天的老城集市广场及其周边的建筑基本都是战后以修旧如旧的方式予以重建。尽管历经沧桑,这里仍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行走许久,老城集市对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访客来说,更多拉近了我们与本地市民生活的距离。在这里,我们“打卡”水果馅波式饺子这样的波兰特色美食,品尝美酒,感受另一种波兰风味。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