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什么是老上海的味道?“舌尖上的上海”有答案

Image 2021-01-23

“‘薏米杏仁莲心粥!’‘玫瑰白糖伦教糕!’‘虾肉馄饨面!’‘五香茶叶蛋!’这是四五年前,闸北一带弄堂内外叫卖零食的声音,假使当时记录了下来,从早到夜,恐怕总可以有二三十样……”这是鲁迅的《弄堂生意古今谈》一文中所记。

饮食是最具穿透力、最具历史持久性、也是离普通人最近的一种文化,上海的开放、包容,在饮食中即可显现。这个城市的饮食风尚,记载着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人文气质。1月22日,新春佳节前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全新推出“年味大餐”《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饮食文物展》。展览表现上海市民饮食习惯、生活的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展览从“弄堂口额点心”、“酒馆里吃大餐”、“屋里厢吃夜饭”、“茶余饭后”四个板块,将晚清至1980年代的饮食发展变化浓缩在一日三餐中, 集中展出承载着上海饮食文化发展的各类文物。

在上海,百货汇聚,各地风味小吃随各地移民涌入;各帮菜系、西餐大餐在开埠后云集。在众帮菜系各逞异彩的环境下,上海本地菜吸收借鉴众味之长,发展出本帮菜,如腌笃鲜、炒鳝糊、八宝鸭、罗宋汤、炸猪排等,都是融合创新的结果。食在上海,就好比食遍全国;食在上海,又几乎尝遍天下。

展览展出了八十多年前上海人家的经济菜单。当时,《申报》曾开辟“一星期经济菜单”,持续了四年,每周提供一份家常菜单,约计173期,每期七天,每天都是两荤两素,供八口之家午晚二餐。菜式吸收了不同的地方风味,其中包括“油面筋嵌肉”“葱油萝卜丝”“糖醋小鲫鱼”等。

有趣的是,展览还呈现了老虎脚爪、双档、秃黄油、别司忌等特有的上海语境里的美食,也是上海特有的饮食文化。

展览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鸿运楼等老字号的金字招牌,邵万生、杏花楼、冠生园、梅林等老字号的广告款、菜单和股票等,还有裘天宝的银茶壶、老大房的包装纸、天晓得文魁商标、各种西餐餐具;还可以从老照片和明信片中体会当年人们“孵茶馆”、饮咖啡的悠闲辰光。

展览还展出了辅币缺乏时的各种代价币、代价券,以及计划经济时代副食品凭票供应,上海独创的“半两粮票”。其中,“半两粮票”不仅仅是因为上海人会精打细算,而且还是当年上海人民与国家协力同心度过艰难时光,同时为了兼顾社会公平不得已而采取的一项举措。“半两粮票”还可以买一块奶油蛋糕,或者一根油条,或者一碗小馄饨,或者一碗鸡粥。相对于艰难时期的半两粮票,展览还在展项中呼应如今的“光盘行动”。

展览场景精心布置。窄窄的弄堂、“笃笃笃,卖糖粥”“玫瑰白糖伦敦糕”……的叫卖声,到骆驼担、老虎灶、年夜饭、咖啡馆,再到食玩墙、仿真食品玩具、互动体验等,通过多种手段,多角度呈现调和东西、吸纳南北以及传承创新的上海味道。观众还可扫一扫文物旁的二维码,展品背后的故事也将“一扫即来”。

据介绍,此次展览历时半年筹备,拜访了相关饮食文化的专家学者,还特意赴浦东三林本帮菜馆寻找国家级烹饪大师、“上海本帮菜”第一人李伯荣使用过的厨具,并专门征集了一些海派餐具。

收藏与展示上海城市历史、记述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特定人群的共同记忆,是上历博不同于本市其他博物馆的特殊任务。此次展览也是继“云影霓裳”、“邬达克建筑”等展览之后,上历博推出的与上海市民的衣食住行紧密相关的展览系列。

展览将展至3月28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