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史上有个“特别”的成语,很多人都理解错了?看看你错了吗?

2021-01-25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在生活中,每每被他人所气到时,总是会收到这般安慰——要“以德报怨”,不气不气。不过,这世人大都只看到了这4个字,倒是不知,在这4个字后面,还有一句“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意在用一颗宽大的心去容忍他人的过错,学会原谅他人,不仅如此,还要对他人好。细细一想,按照这个说法,别人若是打了我,我不能生气,还要反过来对别人好?这实在是难矣,鄙人实在是做不到如此。

不过,这也只是大家对这句话的误解罢了!

这句话出自《论语》,在一开始的时候,孔子是这么理解这句话的:倘若我们面对他人的不好,用“德”来报答,不仅不追究,反而对他人好;那么,倘若是别人对我们的好的话,你又该用什么来报答呢。所以,便要“以直报怨”,也就是说,别人怎么对你的,你同样还回去就好,有那么丝丝“以牙还牙”的感觉,但是,别人若是对你好,你也要对他人好。

乍一看,这孔子的理解也并没有错误,不过,也有人说孔子理解错了,那么,他所误解的是哪一处呢?

在多数人的说法中,孔子所误解的是“德”。在孔子的说法中,所谓的“德”指的是德行,但是,此处的“德”其实从本意上来讲,更贴近于“仁”,即人性的善,自己对公正的判断。所以,按照孔子所言的“德”,其本身的说法相对而言更为狭窄一点儿。

不过,这倒也不是最为重要的,重要的在于,当代人在理解《论语》中的这一句之时,只是单纯地看着字句本身所展示出来的那部分,而不是去探究原文及出处,只是对文字句段片面化理解,以至于理解的时候产生偏颇。

所谓的“以德报怨”,也并不是孔子在这句话中所要反应的思想,世人不过是断章取义罢了!在“以德报怨”后面的文字“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其主要想传达的思想,“以德报怨”不过是铺垫而已,并不是主旨的反映。

另外,对于“以直报怨”这句话,大家也是一直都偏颇理解,简单粗暴觉得这是“以牙还牙”的做法,其实则不然。在《论语》中所言的“以直报怨”,所指的是在面对他人的“怨”时,我们所要做的首先是明辨是非,随即要对此做出正确的判断,且要用恰当合理的方式来对此进行回击,而并非是“别人打我我也打回去”。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在遇到某些糟心事之时,所要做的既不是不分是非曲直就选择原谅,让自己当一个“圣母”,也不是“以牙还牙”地回击过去,而是要理性。事情的好坏自有评判的标准,我们所要做的不过就是从一个“中庸”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罢了,在这个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办法才是最为重要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