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文化原创榜·图书|非虚构类

Image 2021-01-26

《诗词课:诗词的五种新读法》

马大勇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2020

本书不是“古典诗词欣赏”,而是一部诗词读写方法论。作者构架起了“内外、古今、雅俗、情理、知行”五条纵贯线,进而打通诗词乃至文学的奇经八脉。这五部分像五座递升的山岭,既相对独立,又盘旋往复;而人文主义这条隐约的伏线恰如导航系统。读者一经踏入,即不断有发现的欣喜,有“迷花倚石忽已暝”之感。作者由诗词随兴生发,关联名著解读、文史掌故等诸多话题,以出入新旧两界的手眼,披沙捡金,往往见宝。本书还将作者的治学经历、人生际遇伏脉其间,堪称一部学术之书,更是怀抱之书、性灵之书。

(姜红雨)

《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

周绚隆著

中华书局,2020

清军南下、嘉定城破后,率众守城抗清的侯峒曾投水自尽,两个儿子也相从而死。在乡间奉母、率家人避兵的侯峒曾胞弟侯岐曾,以日记形式,记录了自己在明清易代之际的经历以及家族幸存者的悲壮人生。不久,他不顾个人安危,参与藏匿亡命中的陈子龙,被清兵逮捕,随即遇害,日记亦戛然终止。本书作者原系《侯岐曾日记》一书责任编辑,在编书过程中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遂花费十数年时间,将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抗清的故事一一打捞出来。嘉定侯氏一门的生离死别、悲欣歌哭,以及几代家族成员的不幸遭遇和人生沉浮,决不只是一个家族的叙事,还具有“民族痛史”的意涵。通过作者的书写,那段天崩地坼的鼎革之变,由此获得了鲜活可感的“生命”,过去未曾辨识其曲折隐微“意义”的历史面相,亦得以重现。

(王培元)

《郭初阳的语文课》

郭初阳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

本书是郭老师在高小、初中、高中的十次语文课的实录。显而易见,在怎样教语文课这件事情上郭老师下了大功夫,这些苦功的回报是,课堂气氛活泼积极,在这种气氛中,我相信很多学生在短短一节课里会有不少新收获。很多道理,像郭老师那样用心去引导,十几岁的孩子完全能够弄懂,这些朴实的道理也应该在这个年龄上就去学、去想。但愿我们从高小到高中的语文课,有更多的课文和教学能像这样。(陈嘉映)

《曾彦修访谈录》

曾彦修口述,李晋西整理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曾彦修先生不仅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出版家,更是一位广受尊敬的革命老人。他青年时因阅读左翼文学而推崇马列主义,也因参与抗战奔赴延安,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之后在红色熔炉中历经多次淬炼而未泯其志。在他口述的这部回忆录中,他谈人论事,将过往经历娓娓道来,时间跨度从1920年代延续至1980年代。几十年一路走来,曾先生始终坚持为人处世的原则不变,及至改革开放时期,面对风风雨雨仍然坚持与担当如昨。长期担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1980年代曾手书于谦的《石灰吟》相赠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恰是曾先生的人生写照。

(黄骏)

《移花就镜: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

罗韬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

本书选取自古及今有代表性的诗词、书法、绘画、篆刻为“花”,以“通释”之眼“移就”《二十四诗品》风格类型之镜,读者如漫步于繁花镜影之间的二十四桥,掩卷后恍然而觉“通释”之意旨遥深。此书不但以艺文实例拓展了读者对“品”的理解与思考,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博览群籍,精研文史,于劫巨变奇之近代国史烂熟于心,于文化精神之兴废聚散念兹在兹,故其“通释”之中多有谈文论政、以史察今之思。如谈“宝廷诗绮丽背后之沉痛”,作者指出“宝廷处于末世,未免颓废之绮。但通过这颓废之绮,却能让我们较深刻地领略清廷式微之徵”,意犹未尽,最后干脆以“欢场干净于官场”作结:“当此末世,江湖崇高于庙堂,渔妹贵重于浊吏,欢场干净于官场。则‘绮丽’一品,寄兴深微,足以观世,这又何尝亚于雄浑、冲淡之属?”快语真言,可知观花揽镜之余,作者并未能忘情窗外的世界。

(李公明)

提名人:陈嘉映、陈晓平、李学通、程羽黑、贺宏亮、尚永琪、田方萌、苏华、范福潮、黄骏、钟锦、高峰枫、江晓原、李公明、雷颐、李俊慧、李天纲、李永晶、罗新、罗志田、孟彦弘、沈大园、赵晖、郑嘉励。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