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就有这么一个窑口,在挑战唐代陶瓷“南青北白”的特色

Image 2021-01-28

2020年11月,考古人员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杜回村南部发掘汉唐、宋金及明清时期墓葬40余座。其中发掘的5座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葬,系近年来关中地区继蓝田吕氏家族墓葬发现以来,宋代考古的又一重要新发现。

此次考古发现出土了60余件(组)耀州窑青釉瓷器。这批青瓷绝大多数保存完整,器类组合明确,部分器型殊为罕见,为研究北宋耀州窑器物类型、烧造工艺以及瓷业发展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这一考古发现一经报道,马上有小伙伴好奇发问:耀州窑的历史地位如何?对于研究宋史具有怎样的意义?

好的,我们现在就为小伙伴们送上解答~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陶瓷制造的著名窑口(生产地),窑址在今陕西铜川的黄堡镇、陈炉镇一带,这一带属于古代耀州的辖境之内,所以叫耀州窑。经考古学家研究,耀州窑的生产时间历经唐至元600多年的历史。一般来说,提到唐代中国的制瓷业,都会谈及当时的规律叫“南青北白”,即南方生产青瓷,北方生产白瓷。然而耀州窑以青瓷生产为主,算是一个例外。

耀州窑技艺的最高峰在宋代,宋人认为耀州窑的青瓷类似秘色瓷,大体可分为素面(没有花纹)、刻花和印花三种,其中以刻花工艺的青瓷最为精美。刻花指的是在已干或半干的陶瓷坯体表面上,用竹制或铁制工具来刻划出纹饰;印花指的是在半干的陶瓷坯体表面上,用刻有装饰纹样的印模印出纹饰。

耀州窑青釉印花牡丹唐草纹碗以及印模,制作的时候把印模在瓷胚内壁印制即可得碗内壁花纹,引自叶喆民《中国陶瓷史》

耀州窑的这种装饰风格则一直影响到河南等北方地区甚至南至两广。耀州窑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是倒流壶、腰鼓和花插。耀州窑一系的瓷器大部分时期属于民窑,北宋耀州窑鼎盛时期一度作为贡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五代青瓷刻花倒流壶,虽然是五代之物,和宋代耀州窑瓷器风格接近,可为参考(图/陕西历史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耀州窑青瓷刻花碗,引自方李莉《中国陶瓷史》

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耀州窑刻花的纹饰,一边深一边浅,这种风格学名叫做“半刀泥”,是耀州窑刻花技法的精髓。

考古学家曾在黄堡镇耀州窑址附近发现元丰七年(1084年)德应侯碑。德应侯本是黄堡镇山神,因为耀州窑生产要从山上取土,所以山神也兼任了保佑制瓷业安全生产的窑神。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应耀州知州阎某的要求,朝廷封窑神为德应侯。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制作了《宋耀州太守阎公奏封德应侯之碑》来纪念窑神。

根据新闻材料,这次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最珍视这件狻猊熏炉。

狻猊熏炉(图/中新网)

狻猊来源于狮子,狮子在中国没有分布,长期以来中国人只能依靠海外朝贡狮子和狮子形象的器物来了解它,明代和“龙子文化”结合,衍生出龙生九子之一的“狻猊”来。狻猊和熏炉的CP由来已久,唐代即有狻猊炉,但是狻猊造型多出现在炉子的支腿上,五代以后逐步成为熏炉的主体,到了明清时期改为炉钮。此外,大抵因为狻猊和熏炉烟火的关系,人们认为它还能防火,也出现在清代建筑的角兽组合中。

故宫太和殿的狻猊(图/杨逸尘)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