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山二黄|中国地方戏曲之稀世瑰宝
山二黄是湖北省现存的9个地方稀有剧种之一,被录入《中国戏曲大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戏曲曲艺辞典》。著名汉剧大师陈伯华誉其为“汉剧之母”。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二黄是竹溪人民在漫长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共同创造、积累和发展的文化瑰宝。它直接、生动地反映了竹溪人民的情感、理想和愿望,体现着竹溪人精神、性格和价值观,是承传竹溪优良传统的血脉所在,在几百年蕃衍流播中,它若春风摇漾,如巨波浩荡,无美不臻,历世弥光。
艺术特点
山二黄的表演艺术,除具有戏曲的普遍特性外,在分行和应工剧目等方面,还有与其他剧种不同的特点。
山二黄角色分十大行:一末、二净(大净、三净)、三生(生、红生)、四旦、五丑、六外(架子花脸、武花脸)、七小、八贴、九老(旦)、十杂(缺啥顶啥)。
在表演上,山二黄重唱功,唱腔讲求字正腔圆,通俗纯朴。在声调方面,坚持末角用团音,生角用本音、净角用虎音,小生也用本音,旦角的传统唱法为窄音,经过改革现已真假嗓结合使用。山二黄的二净、小生行除个别嗓音特殊和嗓音条件不够者外,概用本音而不用边杂音,这是与其它剧种大不相同的。在分行应工方面,与汉剧比较也有所不同。汉剧的十杂行归山二黄的二净行应工,汉剧的六外行由山二黄的生、末角小生分担,汉剧的二净归山二黄的六外唱,山二黄的十杂为贴补行当,要求能为各个行当贴补角色。
山二黄专业剧团注重做工和武功。强调唱文戏的要有武戏的功底,唱武戏的要有文戏的作派。
山二黄的道白基本上采用本地语音,对个别剧目和角色也有不同的要求。如太监、番邦旦角操京白,番邦花脸操陕白,《渔舟配》中的摇旦操黄州白,《赶王英》操武昌白,《张松献图》中张松操川白,《穆柯寨》中的木瓜操陕西口音等。
山二黄长期流行于省际边缘地区,保留了一些如翻钉板、口衔獠牙等凶险杂技之类的表演技巧,以吸引和刺激观众,现已废弃。但保留的脸谱还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如《断双钉》中的包公为小生开脸,其它剧目中中年包公额画白色半月形,老年包公则画红色园入形。由此看来无论是台湾的电视连续剧《包青天》,还是大陆的电视连续剧《少年包青天》,其中台湾演员金超群和大陆演员周杰所饰演的包公,其额头都画有白色半月形或红色圆形,其渊源大概在此。《征北海》中的武旦木兰英由六外扮演,开半边花脸,半边旦角脸,道白也是一声窄音,一声虎音。
表演艺术中的“三化”“四功”“五法”等都是和其它剧种大致相同。
历史渊源
山二黄又名汉调二黄,简称汉二黄。清代乾、嘉年间,随荆、襄移民带进山的楚调与鄂西北方言语音、民间音乐逐渐结合流变而形成了山二黄。清光绪年间,山二黄在郧阳一带相当盛行。时有郧县黄龙滩富豪萧明甲出钱聘何宏生、周庆云等为师,按“天、子、重、英、豪”五字排辈,开办科班。该科班实际只办到了“重”字科,但培养的人才已属不少,成名者甚多。其中“天”字科三生陈天庆于抗日战争初期曾两次应邀到陕西安康、汉中等十多个县演出数月,在当地有“汉中红”之誉。“子”字科三生王子清(即王茂洪)以唱功取胜,曾在安康县城摆擂连演48天,座无虚席。
鄂西北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山二黄早期主要是业余清唱,俗称“坐万字”,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由主办者临时邀约而成。民国年间,鄂西北各县相继有业余“万字班”改座堂清唱为挂衣登台演出。郧县的“万山学社”,竹溪的“三亦社”“新溪剧社”,竹山的“三易社”,房县的“三乐社”等皆有一定影响,除此,各地较大集镇也出现了一些业余戏班。郧县的黄龙班、鲍峡班,竹溪的中合班,均县(丹江口)的孙家湾班,郧西的天河镇班、上津班,竹山的官渡班等皆为知名。另外,还有十多个山二黄皮影班,巡回山乡演出。在长期的群众性的演唱和学唱山二黄的过程中,山二黄逐渐吸收了地方杂腔小调(如八岔子、七句半等),道白吸收了方言土语,亦称郧阳官话。使山二黄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地方特色。
解放前山二黄主要排演传统剧目,新中国成立后并重排演现代戏,经过戏改和不断的探索创新,山二黄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山二黄剧种是汉剧的一个支派,流行于鄂西北地区,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正规剧团仅存于湖北省竹溪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傅瑾先生在《有多少濒危剧种亟待救援》中,考证出38种濒危剧种,其中就包括竹溪的山二黄。山二黄剧种独特,规制完善,历史悠久,全国唯竹溪独有。
主要剧目
现存剧目100多个,早期以“座万字”(座堂清唱)为主,多演唱传统折戏和本戏,以唱工见长。中期组班立社,开办科班,挂衣登台,演出以传统本戏为主。当时各班社演出的传统剧目,总起来约有400余个,其中列国戏、唐代戏、宋代戏居多。山二黄传统剧目主要有一个“十”和六个“四”。所谓“一个十”是指“十大台”,即《一捧雪》《二度梅》《三奏本》《四进士》《五月图》《六月雪》《七人贤》《八义图》《九更天》《十道本》;所谓“六个四”即“四大逼宫”“四大家人”“四大刺客”“四大铡”“四大征”“四大姻缘”等。与其他皮黄剧种相比,岳家戏和水浒戏较少。解放后,对传统剧目“推陈出新”,整理改编和移植了一批优秀剧目,如:《花子骂相》《将相和》《游西湖》《革命自有后来人》《娘子县官》《夜半锣响》《贵客临门》《村官拜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