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看见文物|见证酒文化传统之器物——爵

Image 2021-01-29

爵作为饮酒之器,早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陶爵流行于夏、商,铜爵流行于商和西周,西周以后便罕见爵杯的踪迹了,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几乎不知爵为何物了。宋代以来,以古物为研究对象的金石学兴盛起来,人们才重新开始认识商周爵杯的原始面貌,随之而来的仿古之风大作,目前所见的仿古爵杯,有银爵、铜爵、玉爵和瓷爵等。这些仿古爵杯也常常出现在当时的绘画作品中,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蕉林酌酒图》中就有用仿古爵杯饮酒的形象。

爵本为青铜古器的器型之一,原用途为饮酒器具,形似雀,有流、两柱及三足。“爵”主要流行于商代与周代,后世的主要饮用器具“杯”,即是从“爵”之器型加以演变而来的。清代崇古之风较盛,常以青铜器为摹本制作多种材质的仿品。

霁蓝釉爵 清乾隆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李晓霞

霁蓝釉爵 清乾隆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李晓霞

图中的这件瓷爵造型类似商周青铜器。爵体修胎规整,廓线流畅优美,霁蓝釉显得静穆雅致,为清宫御用祭器。

青花云鹤纹爵 清乾隆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李晓霞

此件瓷爵以青铜器为原形仿制,口沿前后两侧均呈圆弧形,两侧各有立柱耳,腹部一边有环形鋬。爵底有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瓷爵做工精美,为清宫祭祀器。

爵文化

爵可以说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分酒器或温酒壶。流行于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

青铜器爵实际上就是祭祀时盛酒的礼器,可用于加热,以供神享用。其形状为“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把手”。

相关的酒器还有角、觚、觯、觥等。“角”亦是酒器,但其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觚与觯(盛酒器)的差别在于:觚“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觯“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而兕觥是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传世和近几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辉。而青铜器爵在各期的特征,有不同的发展,其间最辉煌与最早当为青铜器“爵”。而透过爵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青铜器各个时代的不同特点。可以说,爵是青铜器中不可缺的重要一簇奇葩。从各个不同时期来看爵的表述:

就现今发现的来看,最早青铜器起源为科学发掘的“二里头文化期”的青铜礼器,而其间发现的酒器“爵”,基本的特点是流狭而较平,尾短、无柱,或有柱状的雏形,底平。

体较扁,下承三足。体型分长体束腰式,长体分段式和短体束模式等数种。足有长短两类,长足为三角尖锥形,短足为三角段形,有些短足可能是使用损蚀所致。有的做成镂空状,是为二里头文化期的特点。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一般无纹饰,但有些爵的杯体正面有一排或二排圆钉状纹饰。有的腹有圆饼状突起,当是二里冈期上因纹的滥觞。虽然二里头文化青铜礼器上未见动物形纹饰,但二里头出土的青铜戈的内部,已有变形的动物纹饰,因而不能排除青铜礼器上出现动物纹的可能。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