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借古喻今,李商隐这首自白诗千古流传,你会背吗?

2021-02-07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传世作品极多,不过最被大家熟知的当属《无题》《锦瑟》等入选语文课本的律诗。不过小佛最近在读《李商隐诗集疏注》,觉得李商隐其实一个挺矛盾的人,读爱情诗,小佛感受到李商隐是对女性的是同情,甚至赞美,尤其是他对亡妻的绵绵思念,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而在咏古诗中,小佛看到了另一个李商隐。李商隐的咏古诗大多数题材都与亡国君有关,那么,在那些亡国君身边的女子,也就成了以色祸国的人物,“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当然,李商隐的咏古诗也不仅仅局限于帝王与祸国的女子,他也会通过咏古来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唐中后期牛李两党相争特别厉害的时期,而且深受其害。看李商隐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李商隐原本是被牛党令狐楚赏识,在令狐家的影响下,李商隐进士及第,而他后来却改投李党,成了王茂元的女婿,从此,李商隐成了牛党众人不待见的人,仕途屡屡受阻。期间虽有李党受重用之时,可惜李商隐归乡守孝,错失机会。

唐宣宗即位后,李党被排斥,给事中郑亚被贬,李商隐也被牵连其中,不过作为李党的忠实支持者,李商隐选择主动离开长安,给郑亚做幕僚,一同前往被贬之地,途中路过长沙,这是贾谊当年被贬的地方,于是李商隐写了一首《贾生》来抒发自己的心中的不快: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汉文帝求贤若渴,然而找不到有才能的人,于是想起了那些曾经被贬的臣子们,于是在宣室召见被贬臣子,贾谊作为被贬臣子自然也就成了被召见之人。贾谊真的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放眼朝堂之上,无人可及。当我们联想到李商隐离开长安的背景就知道,这句诗其实是在暗指唐宣宗即位之后,不满朝堂之上都是李党之人,于是下令将唐武宗其实被贬外地的牛党之人一一召回,现在可能大家看明白了吧,这一句诗其实就是在反着写,唐宣宗召回的都不是有才能的人,那么说贾谊有才,其实也就是在讽刺牛党的无才。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奈何汉文帝与贾谊空谈到半夜,不询问贾谊治国安邦的良策,只是询问鬼神之事,令人扼腕叹息。唐武宗之前的皇帝特别崇尚佛教,每年都会因此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武宗即位之后听从李德裕的建议,废天下佛寺令僧人尼姑还俗,灭佛运动让朝廷的腰包鼓了起来。武宗死后,宣宗即位,当即重尊佛教,重修寺院。李商隐借文宗问鬼神实际上是在讽刺唐宣宗复兴佛教,君王沉迷于鬼神之说根本就不是一件好事。这两句诗人们一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千古流传,依旧如此,“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皆宋人议论之祖。间有极工者,亦气韵衰飒,天壤开、宝。然书情则凄怆而易动人,用事则巧切而工悦俗,世希大雅,或以为过盛唐,以眼观之,不待其辞毕矣”。

当然,这首诗不仅仅在讽刺唐宣宗即位之后重用牛党、复兴佛教,还夹带了李商隐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贾谊的才能那么好,皇帝偏偏不感兴趣,就知道问鬼神之事,汉文帝在史上有贤名,求贤却不知贤,宣宗何其相似,改变朝廷却重用牛党一派,李商隐这种李党中人只能避走,怀才不遇之情暗含整首诗中。在我们联系李商隐写这首诗之前的境遇,还能看到李商隐更深一层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李商隐得到牛李两党的青睐,并非是因为他的经世治国之才,仅仅是把他当作舞文弄墨的文人来对待,对于李商隐而言,这不能不算是人生的一件憾事。

参考资料:《李商隐诗集疏注》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