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冰天雪地的塞北关东江城吉林市,我陶醉于过小年的别样滋味儿

2021-02-08

作者王天祥授权发表

真没想到,远在关东长白山麓松花江畔的吉林市的这个“牛年”的小年,让我过得如此难以忘怀。因为全世界的抗疫硝烟正浓。因为全国有多个城市和地区抗疫的警报频响。因为吉林市也早已敲响了防疫抗疫的警钟,拉开了抗疫的帷幕。但是吉林人,仍然在热热闹闹地准备过年。俗话说“过了腊八都是年”。吉林人仍然是一边严密防疫,一边紧锣密鼓地“办年”。昨天这个小年,就是吉林人过年的一次成功的预演。

今年上街购买“灶王爷”的人非常多,但是根本买不到

过小年,自然离不开供奉的偶像“灶王爷”,但是,整个吉林市的对联、年画、灯笼等年货市场,哪里也“请”不到这位可尊可敬的老人家的画像。大概人们把供“灶王爷”当做迷信了。可是,为什么“财神爷”的圣像到处都有,而且越制作越精彩?

其实,民俗中的“灶王爷”离百姓的生活最近。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过去,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见面最经典、最礼貌的问候语是“你吃了吗?”可见吃饭之重要。民俗中的灶王爷就是管百姓吃饭的神祗。所以,百姓重视祭祀灶王爷,是有生活意义和历史根据的。

尤其是当今的中国,以不足世界7%的耕地,成功地养活着占世界人口22%的人口,谁不说这是个奇迹?而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早在上个世纪,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就曾忧虑地发声《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那时,中国的“灶王爷”乍一听,肯定要跟着布朗发愁,而且愁得够呛。因为他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呀!

可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灶王爷”肯定不愁了,反而乐了。因为灶王爷们不再为中国的21世纪的百姓们犯愁吃喝,而是犯愁着怎么劝导人们成功地减肥,怎么样才能少吃一些精米白面,少吃一些鸡鸭鱼肉,少吃一些甜蜜的东西。

尤其是当今世界抗疫防疫硝烟正浓的时刻,中国的灶王爷会更忙碌。他们要暗中监管着自己的子民,千万别只顾饱口福,而不顾新冠瘟神乘虚而入的后果——吃那些螃蟹、大虾、海鱼等“冷链食品”!千万别“好了伤疤忘了痛”,一定要“饱时要想饿时饥”!不要奢侈,不要浪费。千万不要把那些吃不完的鸡鸭鱼肉、精米白面制作的饭食干粮扔掉!所以,过小年“请”不到“灶王爷”来监督管理,实在是不应该有的遗憾。

干果市场的灶糖,一糖难求

真是奇了怪了!“小年”之前,往年吉林市的干果市场甚至街头巷尾,少不了叫卖灶糖的摊贩。那灶糖长的、短的、粗的、细的、扁的、圆的,黄的、白的,各式各样,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叫卖声此起彼伏,晨暮不绝。即便是过了小年,市场上依然有大量的降价处理的灶糖。

但是,今年的2月4日(小年)下午,我一连转了几个地方,居然没看到一份卖“灶糖”的。而卖灶糖的摊位倒是不少,而且许多电子喇叭中依然在喊着“今天过小年了,卖灶糖了”!然而,摊位上摆着的竟然是其他土造的民俗糖果。

我问:“还有灶糖吗?”回答:“你来晚了。上午就卖没了。”我不死心,继续踏着积雪到处寻找。谢天谢地!日暮时分,终于老远就看到在一处商店门前,有黑压压的拥挤的人群,老远就听到电子喇叭中一个女声高喊:“新制灶糖,五元一份。先来先买,卖完为止!”

幸好我及时赶到,在仅剩的五盒中抢到了一盒。刚刚离开,就听到身后几人在大声商量:“对不起!能不能把你买的这份,匀我一少半儿,我给你三块钱?”回答:“好吧好吧!大家匀和点儿,都要供灶王嘛!两元即可,不要三元。”

爆竹声中,我重开祭灶仪式

好一个北国江城吉林市!从日落开始,庆贺小年的爆竹便噼噼啪啪地响起来了,不时有二踢脚或者是钻天猴的震响,在高楼大厦中引发共鸣和音波回响。任谁都知道,这是祭灶的仪式开始了。

记得小时候在山东,每当过小年的晚上,姥姥会在灶台之上张贴上灶王爷的木板刻制的画像,然后在灶王爷前摆上黑枣、柿饼、核桃、大枣、花生等等干果。当然最重要的角色是灶糖。那是大人们白天赶集时特别和灶王爷的画像一起购买来的。我常常看着木刻的灶王爷彩色画像和他两边那“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出神。

这时,姥姥会告诉我:灶王爷是专管老百姓吃饭的好神仙。每当腊月二十三,各家各户中的灶王爷,都要到天老爷那里去汇报人间百姓的好坏。所以,家家户户都要供灶王爷,摆供果,祭灶神。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人间的苦难够多的了,不要再在天老爷那里添油加醋了。吃灶糖,就是要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不要说百姓的坏话。我暗笑,灶王既然是神仙,区区灶糖能粘住他的嘴?除非是木匠的胶!姥姥说,也希望灶王爷早点回来,和百姓一起过年,保佑百姓平安。

其实,旧社会天灾人祸不断的百姓之家,哪来那么多的好事可言?哪来那么多的平安可保?那无非是在苦难中的百姓的一点希冀罢了。只有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日子才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爆竹声中,我摆下了祭灶的糖果

江城夜空繁密的爆竹喜庆的炸响声鼓励着我,立即撤下庆祝小年的碗碟,重新在餐桌上摆下了祭灶的糖果。那记忆中木刻的朴实、厚道、慈祥的灶王爷和灶王奶的画像,只能是头脑中的回忆了。

生活要有仪式感!可惜,我没有买到灶王爷的画像,也没有准备香炉和烛台,因而不能按照传统去焚香和点燃蜡烛祭灶、辞灶。但是,我照样有模有样地在餐桌上摆下了传统印象中的供果。当室内所有灯火全都点亮时,这带有吉林市独有的风格的小年的年味儿,立刻洋溢满屋。仿佛缭绕的黄香的特有香味儿又在鼻端萦绕。仿佛跳动的红蜡烛的火光,正在眼前闪烁。

窗外,升起了绚烂的焰火。江城人在抗疫防疫中庆贺小年的人越来越多了……(作者简介:王天祥,山东青岛人,高级记者、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旅游文学、报告文学、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诗词赏析、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成功学、人才学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