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北京东岳庙美味情缘

Image 2021-02-10

作者 米夏的菜

薆麟的爷爷是个道士,上世纪中叶东岳庙最有名的道士。

爷爷和奶奶是在东岳庙认识的。

薆麟去年秋天正式辞去从事了20年的金融工作,踏下心来做酱肘子,酱肘子的秘方来自清宫御膳房,是一个被末代皇帝赶出紫禁城的太监临终前写下的。

跟薆麟女士在广播电台录完节目,我不止一次把这段故事讲给身边的人,津津乐道。这段真实的故事里充满传奇。

薆麟的爷爷傅长青出生于北京朝阳门外草场。

1918年,七岁的傅长青得了一场大病,爷爷的妈妈一筹莫展,无奈之下走进了跟家一街之隔的东岳庙。

一位母亲在神前虔诚祈祷,只要儿子病能好,甘愿儿子将来在东岳庙做一辈子道士。

傅长青的病真的好了,而许下的愿,是要还的。

8岁的傅长青从此成为东岳庙最小的老道,一呆就是40多年。

薆麟的奶奶,很高冷。

奶奶的家族是正蓝旗。奶奶的爸爸是皇上的马倌,家境算好。奶奶从小娇生惯养,长到后眼高于顶,屌丝、土豪一概入不了旗人姑奶奶的法眼。就这么一直高冷到34岁,这岁数搁今天也算是大龄剩女了。

若得一心人,谁又愿意冷酷到底?那年月,没有《非诚勿扰》、没有“世纪佳缘”,咋办呢?这位70年前的大龄剩女,片腿儿走进了离家两条街的东岳庙,在娘娘殿里祈祷自己的姻缘。于是,她有机会遇到比自己年长一岁,35岁的东岳庙第22代主持——傅长青。

会不会有这样的场景,晴朗的秋日午后,青石砖上的阳光碎影斑驳,安静的大殿里有飘渺的青烟,一个女子虔诚地跪在神前,每叩拜一次,站在一旁的道士就轻敲一下罄钵,余音袅袅。女子凝神闭目,在心里默问神灵——我的那个他,究竟在哪?

这一切,被静静站在她身边的傅长青看在眼里。

神灵俯视着这两个人,你的那个他就在眼前,近在咫尺。

一个低垂的眼神,两块新鲜的贡果。两条人生轨迹慢慢相遇,终于交汇在一起,从此成为一条直线。

爷爷依旧在东岳庙当道士,每周回家一次,奶奶后来生了薆麟的爸爸和叔叔。

1958年破四旧,所有的和尚老道被彻底遣散,爷爷不得不脱下道袍、剪去长发。爷爷一生会二十多种乐器,无论弹拨弓弦,还是吹奏管箫,但却没有任何世俗中的生存技能,以后还有谁家会做法事呢?薆麟至今记得爷爷那双纤长的手。

薆麟爷爷在东岳庙当家的时候,曾收留过几个被末代皇帝赶出紫禁城的太监,其中一个太监在御膳房做酱肉。迫于生计,爷爷在东岳庙外西边的偏房开起了饭庄,这就是当年北京朝外餐厅的前身。

酱肉的秘方是藏在老太监心里的,老太监临死前把秘方写下来,交给了薆麟的奶奶。

之后公私合营,几经波折辗转,爷爷只身去了顺义,再也没有回来。留下奶奶一个“公家人儿”在朝外餐厅工作。原本横草不动、竖草不拿的奶奶最后成了朝外餐厅的大厨,别人每月挣四、五十块钱的时候,奶奶每月拿二百多块钱的工资,相当于今天的特聘行政总厨,直到65岁彻底退休。

薆麟出生的时候,奶奶62岁。薆麟10个月的时候,开始和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候最难忘的时光是每天傍晚,小小的薆麟,搬一小板凳坐在路口儿等奶奶下班。奶奶每次都会微笑着从兜里掏出一颗“运动”巧克力递给孙女儿,那是一天中最甜蜜的时刻。

奶奶最后把酱肉的秘方传给了这个最钟爱的孙女,薆麟说,奶奶心里只喜欢她。

多少年过去,爷爷奶奶都已走远,可薆麟还会时不时地梦到他们。

上世纪90年代末,政府腾退恢复东岳庙,薆麟在东岳庙做讲解员,推轮椅过来的老街坊们听说这是傅老道的孙女,都倍感亲切,大家仍然怀念当年飘过整条街的酱肉香味。

爷爷奶奶临终前从未嘱托什么,更未强求什么,可手里攥着酱肉秘方的薆麟,还是毅然辞职,选择成为一个匠人。

做节目的时候,提到奶奶,薆麟仍然难以自已。薆麟说,我从小跟奶奶一起长大,奶奶走了,可我从来没有报答过她。

薆麟如此依恋奶奶,还因为奶奶做的东西很好吃,小时候百吃不厌的一道菜是烧茄子。薆麟现在做的也很好,但她说仍然没做出奶奶的那个味儿。

有时候,我们想念亲人、想念家乡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想念那个人、那个地方曾经给予我们的一种味道。

而味道,和亲情一样,需要传承。

光阴流转,有着近700年历史的东岳庙依然静静伫立在朝阳门外。

秋阳下,依然树影婆娑,散落在赵孟頫的行楷石碑上,如碎金一般。

大殿里依旧青烟袅袅,不时有清脆悠远的铜罄声传来。

如果有机会走进这座古老的庙宇,除了寻找“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金豆子不出亏儿”之外,不妨走进位于东岳庙中路的最北的一座二层后罩楼,这里是北京民俗博物馆,在这儿你会翻开东岳庙的历史,你会发现我们这段故事的主人公傅长青这个名字。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