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本溪社火,满族与汉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Image 2021-02-10

本溪社火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属于武技类,因此也称“武社火”,当地俗称“武秧歌”。杨和礼告诉记者,社火的演出,主要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本溪社火类似于京剧中的武打戏,社火在出场时通常先排兵布阵,前面有将,后面有兵卒,呈现出古老战场的气势。社火充分利用长矛、大刀、双锤等十八般兵器,显示“武”的力量,这是它的一大特点。本溪社火表演的一招一式,套路清晰,节奏急促,动作准确,使观众目不暇接。另外,本溪社火通过动作来展示故事情节,故事中的人物身份、性格用脸谱来体现。如黑脸的张飞、红脸的关羽等。服饰上,主要有战裙、快靴、花盔、靠旗等。

撰稿:闫光明

本溪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民众自娱活动,主要流行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本溪社火起源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历史上以农立国的中国,土地用以耕种,火用以烧熟食物和取暖,两者都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远古时期,人们凭原始思维认定火也有“灵”,将之视作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形成了崇尚火的观念。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中产生出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祭祀仪式中逐渐加入了娱人的成分,最终形成规模宏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

本溪社火按表演形式可分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两类,其中造型社火包括布社火、背社火、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等列队游演形式,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表演社火包括地台社火、高跷社火等形式,主要在场院进行打斗表演。

本溪社火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以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即为一转社火。本溪社火类似于京剧中的武打戏,社火在出场时通常先排兵布阵,前面有将,后面有兵卒,呈现出古老战场的气势。

一些“专家”认为本溪社火源自西周文化发祥地陕西凤翔。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本溪社火起源于满族古老的萨满信仰和萨满祭祀,是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目前,持第一种观点的“专家”更多。

本溪社火现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溪社火传承人杨和礼介绍说,由于现代人对历史故事不太了解,他准备加入一些解说,他还准备将《岳飞传》搬到本溪社火的舞台。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本溪满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本溪社火保护单位资格。

本溪社火是在节日和迎神赛会上表演的杂戏、杂耍。从民间流传的“演社火,给神看”的民谣中,可以悟出其“祛瘟压邪,纳富求祥”的含义。

社火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阴历正月初五至十五之间,其中正月十五是活动的高潮。社火队伍组织起来之后,要按照惯例,先拜庙,然后从村东走至村西,其名日“踩街”。最后,走至一处事先选好的场地,圈场演出,其名曰“定场”。

演出时几出戏的顺序,要按照节目内容所反映的年代进行排列。演出结束之后,还要挨家挨户拜年。每到一家,领阵人都要率领众人在院内走个长蛇阵,其含义是把三灾六难都卷走。如果谁家有病有灾,就要在这一天的晚上大开门窗。凡见此景,“武身子”必须进门走一趟,意在驱赶瘟神。正月十五灯节的夜里,整个队伍要走到四处无人、不见灯火之处,卸掉装束,意味着社火活动结束了。敲锣打鼓地去,鸦雀无声地归是社火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

本溪社火表演程序是两头走阵中间打。走阵,显然是受到本地地秧歌的影响。众人在领阵人引导之下,走出长蛇阵(卷菜心)、八卦阵、六合阵等不同的阵势。本溪社火每次演出,都不得少于四出戏。角色均在二三十个以上。因为全是武戏,表演者大部分是武将扮相。也称为“武身子”。背扎护背旗,手持兵器,表情严肃,威严雄壮。队伍中惟有领阵人不化妆,手拿一面3尺见方白地红边中间绣“令”字的令旗。走阵结束后,紧接着便是依次表演的一出出戏,戏的内容和情节是通过武打动作展示出来的。最后再以走阵结束。每次表演时间大约在2—3个小时。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