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新扬剧如何赢得新一代观众

2021-02-11
来源:光明网2020-12-07 12:02

  一则中学即将“撤并”的消息,将老中青三代教师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个挽救学校“存亡”的决定,却引发了三代教师之间的矛盾……近日,原创现代扬剧《湖湾金秋》接连走进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高校,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场戏剧盛宴。

  作为一部教育题材的戏剧,《湖湾金秋》靠什么走进观众心中?作为传统戏剧,扬剧又靠什么吸引新一代年轻观众?

  紧贴热点话题

  一段婉转悠扬的扬剧小调后,《湖湾金秋》的故事就此开启:湖湾女儿叶知秋得知湖湾初级中学“可能撤并”的消息后,毅然辞去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职务,带着侄女、师大实习生梅雨婷回到湖湾,接替恩师卢惠荣担任湖湾初中校长一职。但却因教育理念不同与恩师发生激烈冲突。

  就在矛盾刚刚化解之际,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又前来闹事,一时间“网络疯传、万人跟帖”,叶知秋成了“网红”,备受指责,祸不单行,她的丈夫又罹患癌症。但叶知秋不忘初心,仍然心系学生,她一边照顾丈夫,一边积极与老校长沟通,并含泪发出“效仿那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铮铮誓言!

  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教育均衡发展、乡村教师缺乏……《湖湾金秋》聚焦的都是老百姓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受众角度出发,将他们关心的话题融入扬剧创作中,一方面能够吸引他们主动观看扬剧,另一方面也为扬剧拓宽了新的领域。” 《湖湾金秋》导演王咸俊说。

  此外,王咸俊还认为:“戏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文化价值就在于传递一种可贵的精神。《湖湾金秋》通过讲述老中青三代教师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的故事,不仅表现了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呼吁人们要增强尊师重教的观念。”

  用戏剧反映现实

  “感觉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令人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仿佛就在自己的身边。”许多看完《湖湾金秋》的观众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观众们对剧里的角色感觉到熟悉是因为用戏剧反映现实是《湖湾金秋》的一大亮点。” 编剧朱正亚介绍,此次剧中几位老师的形象都是根据江苏近几年评选出的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塑造的。“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让家长切实体会到老师的辛劳,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另一方面也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舞台上,烛光闪闪中,老中青三代教师坚定地将手握在一起后,《湖湾金秋》的故事唱完了,但现实问题依然存在。戏中叶知秋与卢惠荣的冲突始于卢惠荣在“保证升学率才能保证不‘撤并’”思想的驱使下成立了“火炬小组”,将学生人为分出优劣。叶知秋认为恩师的做法明显有悖于教育公平的理念,应该废除。这也折射出了当代教育界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是“有教无类”的呼声,另一方面是“因材施教”的辩驳。

  “剧中折射出了许多现实中存在的教育困境,也引发我们进一步反思在教育中到底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才。”一位淮安的教师戏迷说。

  老剧种融入新元素

  扬剧音乐属于曲牌体,主要由花鼓戏音乐、香火戏音乐和扬州清曲三部分组成,曲调丰富。《湖湾金秋》在唱腔、音乐、配器等设计上,充分保留了扬剧的艺术特色,并将《梳妆台》《大陆板》等曲牌的音乐风格、情绪与人物心理活动和唱词巧妙结合,令戏迷们听得过瘾。

  剧目保持扬剧本身独有特色与韵味的同时,也向新时代看齐,积极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将时尚的弄潮元素融入到戏剧中,吸引新一代的年轻观众。

  在《湖湾金秋》中,手机、微博、网络舆情等现代元素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想到现在戏剧中也有微博这些新元素,特别新奇。”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学生王璟廷告诉记者,通过观看《湖湾金秋》,他感觉到传统戏剧正积极地向年轻人靠近,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他建议广大年轻人也应该学会接收、感受传统艺术的美。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关键在人,只有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观看戏曲,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戏曲事业中。”江苏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步锦昆说。 (刘已粲 杨丹)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