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中国书法中的“牛”字!
2021-02-19
本文转自:继恬轩、企业管理、超化吹歌
甲骨文(取自安阳小屯殷墟甲骨文)
金文(取自周代朕匜盖)
小篆(取自傅山《正气歌》)
从甲骨文、金文及小篆中不难看出,“牛”字是一个象形程度较高的字。甲骨文、金文及小篆主要是从后方看牛的形态,主要突出了牛的显著特征,如牛的尾部、肩胛及牛角部分。
隶书(取自《张景碑》)
楷书(取自薛稷《信行禅师碑》)
发展至隶书时,弯曲的线条逐渐变得较为平直,象形的成分逐渐减小,变得更加的抽象化。发展至楷书,写法与现今“牛”字的写法就基本相同了。
行书(取自褚遂良《枯树赋》)
魏碑
晋代 王羲之
唐代 颜真卿
唐代 柳公权
唐代 孙过庭
草书(取自孙过庭《书谱》)
宋代 苏轼
宋代 黄庭坚
元代 赵孟頫
明代 唐寅
明代 王宠
明代 董其昌
明代 黄道周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