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富有生活气息的武威汉代木俑

2021-02-19

从1956年起,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群陆续出土了一系列时代为西汉晚期延续至东汉晚期的木雕文物。武威出土大量木雕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武威磨咀子墓群的年代大约为西汉末期至东汉中期,墓葬中出土的木俑是当时庄园经济生活的写照。其中出土最多的当属与农牧动物有关的动物俑,这些木雕俑造型生动、姿态各异,粗犷而不失真朴,简略中暗藏深意,由朴拙见灵奇,寓生动于沉静,充分展示了汉代木雕简约、朴素而又灵动的艺术风格。木俑大多以快刀走笔塑造出所表现事物的姿态和动势,再于表面施以红黑等线条略表动物的皮毛,寥寥数笔就将每种动物特有的瞬间姿态和神情勾勒而出,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车马俑

丰富多样的造型

武威汉代木雕根据形制可分为大件和小件,人物俑、狗俑、鸡俑等小件木雕用单块木料雕刻成,雕刻方法相对简单;立马俑、独角兽俑等大件木雕,则是以多块木料用榫卯嵌合而成。此外,根据木雕造型特征可分为人物俑和动物俑。

人物俑

侍俑

武威磨咀子汉墓群出土的侍俑数量较多,造型基本一致。造型为头戴黑巾帻,身着右衽长衫,双手拱于腹前,作恭立待命状。通常先雕出俑形,然后以白色为底色,用墨线绘帽子、头发、五官以及衣袖,下垂处呈圆角方形。墨线线条前期粗,后期逐渐变细且衣袖宽大突出明显,根据外表来看侍俑男女俑均有,高度30厘米左右。

男侍俑

舞俑

舞俑有独舞俑和对舞俑两种组合,舞者主要通过手臂的屈伸表现出舞蹈姿势。通常先雕出舞俑姿态,然后以白色为底色,用墨线和红线绘头发、衣袖,下垂处呈圆角方形。面部五官基本被省略,主要突出的是动态的翩翩舞姿。高度通常在20厘米左右。

对舞俑

六博俑

出土于西汉晚期48号墓的六博俑,包括一件棋盘、两件俑。棋盘长29.2厘米,宽19.3厘米,呈长方形,黑色涂底,上面绘有白色“规矩纹”图案,好似棋格;木俑高28.5厘米,为两位跪坐相向对弈的老年男性。身着右衽长袍,梳圆髻,留胡须,全身以黑白为主色。

木六博俑

剑形木人俑

剑形木人俑多用刀削成匕首或刀形,再用墨绘出人形轮廓。汉墓中有随葬辟邪木俑的习俗,在长沙马王堆西汉1号墓中就出土了成列的桃木俑。人们认为这种桃木俑可以驱鬼扫不祥,起着辟邪的作用。在磨咀子西汉晚期48号墓中出土了与之类似的辟邪小木俑5件,这几件辟邪木俑为片状,上半部为人形,下半部呈剑形,可用于插刺。上半部分的人形部分以墨绘头戴的巾帻、脸部五官和身上的交衽。人俑削刻时突出人物腰线,中间部位比较明显地可以看出属于人物腰身,这些属于比较特殊的人俑类别。

动物俑

立马俑

立马俑高度约在50-90厘米之间,从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的墓葬中均有发现。由首、颈、躯干和四肢连接组成,腹部及四肢涂朱色底或白色底;用墨色、红色绘眼、唇、蹄、缰绳和鞍。根据墓葬出土马俑情况可知,虽然年代久远,马俑保存状况不甚完整,但各个时期都有一定的艺术特征。西汉晚期的立马颈曲弧度大,头小,下颌拉长,鼻翼分三到四层,翘尾,无马鬃,外形似神马,到东汉早期的立马俑四腿叉立,挺胸扬尾、昂首嘶鸣状,表现出骏马企足千里之行的蓄势待发神态,再到东汉晚期,木马的造型也发生了变化,表现手法回归写实,不再刻意夸张良马式的特征。马头的形象真实而自然,在后脑和颈部嵌插着以前未表现过的黑色鬃毛。尾巴不再造作地高举而是合乎情理地微举着,这一时期雕刻的木马不是超凡出世的神马,而是生活中乘骑的良马。从马俑发展演变情况来看,逐渐由神马外形演变为日常生活中的良马形象,雕刻艺术趋于写实化。

木牛俑

木牛俑高度约20厘米左右,通常先雕出轮廓,然后通体饰黑彩,白彩勾眼和络头等。从造型来看,木牛目视前方,屈背,四足蹬地,身躯健壮有力。拉着牛车或拉木犁的牛俑一般绘有络头,表现了田间劳作的情景。到西汉时期,随着“军事屯田”与“徙民实边”政策的推行,牛耕技术在甘肃河西地区逐渐普及开来。

牛车

羊俑

木羊俑长度为18-20厘米。皆以白色作底,只在头部用墨色略加勾画,绘出耳朵、眼睛、鼻孔和微张的嘴,造型简洁,身躯较肥,头部较瘦。羊俑造型题材也体现出凉州地区畜牧业水草丰茂的特色。

羊俑

鸡俑

鸡也是武威汉代木雕的重要形象之一,时代从西汉晚期延续到东汉中期。长度在9-14厘米左右,高4-5厘米。鸡俑雕刻出鸡冠和长尾特征,用墨笔或朱笔绘出眼睛、喙、翅膀、尾巴,有的栖于覆斗形底座,中间用一根细圆木棍连接的木架,有的栖于木条,也有的零散分布,具有浓厚的田园气息。

狗俑

狗俑长度在14-24厘米左右。先雕刻出轮廓,墨色线条勾出眼、耳及身上的毛发,造型多样,且以卧木狗俑较多,双耳竖立,头搭在前伸的双腿或前爪上。这其中不仅有原木色作底、墨线勾勒的卧姿木狗俑,还有通体施白漆,墨线描绘耳、嘴、眼、前爪及背部、尾部的鬃毛,雕刻成分甚少,无任何肢体动作,却唯独将双耳竖起,展现警觉性的卧姿木狗俑。

狗俑

猴俑

猴俑数量较少,出土木俑先雕刻出轮廓,然后白色作底,再用墨色线条勾出眼、耳及身上的毛,木猴左手撑地,右手置颌,似进食状,造型生动。

独角兽俑

独角兽俑身躯似羊,俯首扬尾,独角奋力前刺,身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据考独角兽俑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獬豸。独角兽的身、角、尾、足分体雕刻轮廓制作,再以榫卯或胶与兽体相连接。通体以红、黑绘彩卷毛、鳞甲状的纹样,以及眼睛和四蹄。独角兽木俑造型多样,有抬腿前行状,也有低头冲刺状。

写实和想象结合

木俑大多出土于头厢位置,或围绕着墓主人周边摆放。文献称墓中的俑为“亡童(僮)”或“冥童(僮)”,尽管被贴上了“亡”的标签,但墓俑仍展示仆从的生动形象,不仅取代了人殉,同时也实现了人殉的功能,俑的出现和流行象征着奴隶制社会的结束。在丧葬观念中,现成的随葬品逐渐被复制品和各种“再现形象”所代替。而墓俑成为一个特殊的类别,是写实化和想象结合的艺术形式。

室内型

西汉早期“室内”角色形象倾向于表现家居角色,诸如侍童、仆从、卫士、伎乐等,这些形象也最能够代表当时墓俑发展的艺术成就。西汉晚期依旧沿袭这种艺术特征,如48号墓出土的六博俑,这应是死者生前的日常生活写照。伎乐人物是墓俑中最为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角色,木马可能与死者生前的军事生涯有关,牛车和仓谷的模型,可能是对经济生活的关注。

缩小型

秦兵俑按照真人大小塑造,创造了秦汉时期随葬人俑的辉煌时期。西汉王朝统一全国之后,统治者厉行节俭,具体表现在随葬人俑体形缩小,汉景帝阳陵出土人俑通高62厘米,河西地区在汉晋时期出土的人俑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体形更小,而且除武威雷台汉墓出土铜俑外,其他出土人俑以木制为主,最高不超过50厘米。

木俑中的文化

汉文化

在磨咀子汉墓群中,部分墓主有明确的籍贯,皆为从内地迁徙过来的汉人。此外,汉武帝在河西四郡进行“军事屯田”和“徙民实边”活动。这些士兵和百姓大都来自关中、关东地区。

武威木雕中的独角神兽獬豸,在《后汉书·舆服志下》有记载:“獬豸,神羊,能辨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獬豸冠”自秦以来都是朝廷监察机构中执法人员的“法冠”。因此,在武威磨咀子汉墓群中出土的獬豸形象,既是“明辨”与“正义”的象征,也是汉文化的体现。

楚文化

武威木雕中马鞍、独角兽俑上的云气纹与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侍人俑的彩绘纹饰有很大相似之处。张朋川教授在《中国汉代木雕艺术》一文中认为,武威汉代木雕艺术是由楚文化木雕艺术以四川为跳板,经过青海进入甘肃而发展出来的。我们由此可知,武威木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

来源丨甘肃日报(文/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燕)

转载自 这里是甘博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