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回乡偶书》写到“笑问客从何处来”并没完,后几句是重点
作为唐代诗坛的“扛把子”,李白一生桀骜不驯,能让他佩服的人并不多,而贺知章便是其中之一。
李白“诗仙”的称呼,其实也是源自于贺知章,当年李白初到长安城时,有一日去城郊附近道观游览,正好碰见了当时已然名满天下的贺知章。虽然两人是初次相见,但贺知章也早就听闻过李白的诗才,便问他最近有无新作,于是李白便将《蜀道难》吟诵给贺知章听,贺知章听完不由感叹“真乃谪仙人也”。两人可谓十分投缘,贺知章为了请李白喝酒还拿腰间佩戴的金龟换酒,这也成了后世的一段佳话。
不过虽然志趣相投,不过两人仕途却是天差地别。李白做了翰林供奉没多久就被皇帝赐金放还。但是贺知章却是政坛常青树,在朝廷中一直都属于地位超然的存在。直到86岁高龄时,因为生了一场病,才自己向皇帝请辞回乡做个道士。在离开京城时,皇帝更是专门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让百官为他饯行,这还不算,皇帝还亲自下场一连写了两首送别诗,可见对于贺知章的重视程度。
就这样,在浩荡皇恩的加持下,贺知章返回了故乡。他的家乡在越州永兴,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萧山。此时距离他离开家乡已经有五十多个年头,在古代,50多年已经是很多人的一生了。重返故地,经历了世事沧桑,贺知章内心有着无限感慨,于是他便提笔写下了下面这组流传千古的佳作。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相信对这组诗,很多人比较熟悉的是第一首。毕竟当年在课本中大家学习的就只有其一,当时以为这首诗在“笑问客从何处来”便结束了,但实际它还有后四句,而且比起前四句,这后四句才是重点。
这组诗前四句写的是重回故地物是人非的伤感,当年离家之时,诗人还是风华正茂,如今回来已然是两鬓斑白。虽然自己依旧乡音不改,但是村里的孩童早已不认识自己,还问自己“客人从哪里来?”可以说结尾一句除了感伤还有莫名的悲哀蕴藏其中,诗人从未忘记故乡,但故乡似乎早已忘记诗人,这又该是怎样的悲哀。
不过比起第一首诗,第二首诗蕴含的情感更为深刻。前两句感叹离乡时间之久,很多认识的人已经不在,虽然是一笔带过,但是却蕴含着诗人的几多嗟叹。后两句则是物是人非的感叹,门前镜湖水依旧,春风吹过掠起的波纹也如同从前。但是这些不变,反衬出前文中的人事之变,让整首诗表达的情感更为深沉伤感,让人读之不由内心感伤莫名。
其实对于这组诗一直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些人建议将这组诗的后半部分也收录进课本,毕竟两首诗一脉相承,不过对此一直有家长反对。那么他们的反对理由充分吗?到底该不该将这后半部分纳入课本呢?
其实家长担心的原因,主要在于这组诗,第一首只是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是第二首其中却蕴藏着深沉的现实伤感。它的前半部分是收录在小学课本中,如果将第二首也纳入其中,以小学生的阅历,是难以理解这种物是人非的忧愁的。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部分家长不愿这组诗后半部分入选课本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入选课本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要看入选作品是否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是否能够让他们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是比较赞同这后半部分不纳入课本的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