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笔下炫酷的太行山,这就是“天地玄黄的洪荒”之景吗?
张大千那新奇前卫的泼墨泼彩让人眼前一亮,他的山水颜色绚丽梦幻,令人惊叹。而现代画家贾又福的山水,也以另一种让人惊奇的色彩来呈现,他的画,乍一看上去黑压压一片,但细细观赏,却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力量感。
燕赵雄风
贾又福1942年生于河北,是著名画家李可染的弟子。从事这行以来,所获荣誉很多,如1992年获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的“世界名人二十世纪成就奖”,以及国务院给予的在文化艺术事业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在艺术上,贾又福是一位很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继李可染之后,他可以说是在山水画上又进行了一次突破,在表现形式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个人特点,作品中常带着中国哲思的内涵。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贾又福就开始了哲理山水画的探索,他自己说,画画需要哲学,没有哲学的浸染,就很难领会中国画的深层内涵。所以他以化心象为哲思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比如让山岳、天地、宇宙等物象的外在表现带出雄奇、博大、悲壮等画境,从而带给人一种新奇的美学体验。
霞光云影共徘徊
黄土高天夜夜心
贾又福的山水很多都是以太行山为对象创作的,太行山特有的气度、风姿吸引了他。而很显然,他的画不是写实的,太行山在他笔下有了另一种形式的美。
《太行丰碑》是贾又福的成名代表作,这幅画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画中太行山如丰碑竖立,崇高感和力量感油然而生。
太行丰碑
之所以叫“太行丰碑”,其实是因为贾又福给这画设定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上世纪40年代在太行区发生了“黄崖洞保卫战”,这是八路军在黎城县创建抗日战争期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次成功的坚守防御战斗。
贾又福有感于这次历史壮举,于是用太行山来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所以我们能在画中看到“确乎是碑”的太行山,以及那些似血般的朱红色林木。
后来山脉就像民族脊梁一样,被贾又福不断地描绘。他的很多展现太行山风景的水墨,用色都很浓重、深邃,这也是他一贯的风格。
如夜般的浓墨,似血般的朱红,像黄昏般的橙黄,这些颜色混在一起,给人的视觉感受却不仅是震撼的,竟还有一丝诗意和情趣。
现实中的太行山是怎样的呢?当然不可能是贾又福笔下这样的黑白玄奇。但太行古道确实曲折,太行山确实有许多无法用文字精确描述的景观和秘密,它有刀劈斧削般的一面,也有幽深的峡谷,千折百绕的曲流,不管是从地理意义上,还是从文明的繁衍角度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一座气势恢弘、有着厚重历史的山脉。
太行山神秘苍莽,迤逦神逸,要形容它,可得用上一大波形容词。单从贾又福能从太行山里汲取那么多的养分,画出那么多的风景,便可见这座山是如此的充满风情。
有人看完贾又福的山水画,说他那波诡云谲的画面里,似乎隐藏着古老的“洪荒之力”。确实还蛮有这种观感的,大概是因为他把山水的那种壮美、神秘给描绘出来了。
比如在壮阔的山景和流转的云雾之下,添上一人一物,茫茫天地之间,庞大的自然和渺小的人物相对比,就很容易给人一种震撼的对比,再加上他那宁静压抑的黑白色对比,就很能让人想到什么宇宙、山河之类的巨大化形式感。不得不说,他在营造意境这方面是真的强。
艺术家吴冠中也曾这样评价贾又福:“画面里压倒一切的黑色,是大自然的象征,又是在历史的流逝中饱尝着一种冲动和压倒一切的力量,画面气势沉雄博大,人在画面前显得渺小,把中国历史、感情、文化底蕴包容其中。”
贾又福的画可能难懂,但说实话,是很好看且耐看的,即使只是单纯的黑白灰,也能让人体验到里面流淌着的浑厚感。墨色漆黑,却也是有生命存在的,他的黑墨里,有着太行的巍峨和苍茫。
贾又福曾跟学生说过一段话:“我曾走过夜间的山路,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周围神秘极了,好像随时可能钻出个什么东西,越看不清,越想看清。一面感到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威胁,毛骨悚然;一面又觉得莫名其妙地有意思,有趣极了。这漆黑的夜,就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他这样喜欢用黑墨,大概也有着如此的缘由吧。而这种看起来奇奇怪怪的黑,却也会被称为是“天地玄黄的洪荒”之景,雄豪的黑墨山水,也能有这样玄妙的风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