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全唐诗》误收的一首元代七绝诗,孤篇横绝,美得令人心碎

Image 2021-03-02

中国涌现出了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诗坛大家。

但一些诗人,却凭借某一首诗歌,在诗坛上觅得一席之位,惊艳了千古。

《全唐诗》卷七百七十二,就收录了《题龙阳县青草湖》,作者是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首诗是《全唐诗》误收的元代作品,诗人唐温如也应为元末明初诗人。

原题应为《过洞庭》。

龙阳县,指的是如今的湖南省汉寿县。青草湖,又名巴丘湖,位于洞庭湖东南,南汇湘水,北通洞庭湖,因为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

唐人描写洞庭湖的诗篇很多,其中不乏许多绝妙篇章。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势宏大;

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吞吐日月,境界雄浑。

唐温如与孟、杜之作鼎足而三,共为写洞庭湖的绝唱。

西风,即是秋风。朱筠《古诗十九首说》中说,“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秋景之凄清,莫过于夜”。

西风历历,秋夜沉沉,诗人独自凭立,面对着浩浩渺渺的洞庭湖。

一阵飒飒秋风,吹拂过水面,水面上的波纹便一圈一圈荡漾开来,又急遽而去。

一个“老”字极其耐人寻味。

老了的是秋风?还是洞庭湖水?亦或诗人自己。

“一夜湘君白发多”,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湘妃啼泪”。

“闻舜帝崩于苍梧”,遂“以涕挥竹,竹尽斑”,湘妃竹具有特殊的悲怀意味。

而今那萧瑟的秋景,竟然使得美丽多情的湘君,一夜间银发满头,这该是怎样凄清的秋色啊!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一个“醉”字,诗人由此进入了一个神仙世界。

小船轻轻晃荡,诗人喝得醉醺醺的,恍惚间他仿佛泊舟在了那银河之上。船桨轻划,荡出一片灿烂星光。

一场醉梦,被诗人写得如此清新绮丽,缥缈轻灵,让人生出无限遐想与向往。

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唐朝余杭人,身世已不可考,这首《春怨》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

这是一首闺怨诗。

春愁秋悲,女子的心事最是婉转动人。

王昌龄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金昌绪以其诗意的委婉含蓄,可与《闺怨》比肩。

诗歌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

黄莺儿是教人欢喜的鸟儿,可诗中的女子却为何要“打起黄莺儿”,让它不再啼叫呢?

因为女子怕惊醒了自己的梦。

什么样的梦呢?去辽西的梦。

辽西即辽河以西,是由中原进入东北的必经之路,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

那么也许你又要问了,为什么女子想要做去辽西的梦?

也许是有亲人在辽西?也许这个亲人就是女子的恋人?他又为什么要背井离乡?

诗人以层层倒叙的手法,引导读者一点点寻觅答案,最后又不说破,留给我们无限想象。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崔郊的《赠婢》,“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代诗人王湾曾写下《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据说,晚唐诗人郑谷就对这两句诗十分欣赏,在自编诗集卷末题下了“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的诗句,表达自己的仰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劲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许多,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

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梦中,我卧在天河上。

注释

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

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

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

【作品鉴赏】

《题龙阳县青草湖》“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此篇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温如的作品。借助于这样的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读者所能体悟到的,是诗人特有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就像是他的一幅自画像,读过之后,诗人的精神风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诗题中的“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诗题中说“青草湖”,而诗中又写“洞庭”,是两水相连相通的缘故。

这是一首极富艺术个性的纪游诗。一、二两句,诗人即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两句中一个“老”字不可轻易放过。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但他故意不用直说,而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思。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而此时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客观世界如此,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一个“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题龙阳县青草湖》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合,显得真实可信

再看三、四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一觞一咏,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春水船如天上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感觉,渐渐地渗入了诗人的梦乡。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诗人将梦境写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话般地诱人。然而,“此曲只应天上有”,梦醒时,留在心上的只是无边的怅惘。一、二句写悲秋,未必不伴随着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

这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合,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切;从梦境的清酣,不难觉察出诗人对于摆脱尘嚣的愉悦,记梦而兼及感情,则又有暗中传神之妙。古代写梦的诗不少,但像这首诗这样清新奇丽而又含蓄丰富,却是并不多见的。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笔调轻灵,无一笔粘着,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诗人着意于真情实感的表现而并不拘守于形貌之似,因而写来不拘一格,超尘拔俗。无论写景叙梦,都有虚有实,惝恍迷离,诗境之缥缈奇幻,构思之新颖独特,为前人诗作所少见。

【名家点评】

“长久湮埋在沙砾中的明珠”——程千帆《从唐温如看诗人的独创性》

反常合道,奇趣横生——李元洛《楚诗词艺术欣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