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苏轼踏青时写下一首词,最后两句妙不可言,令人神远

Image 2021-03-04

踏青,在古代又叫探春、寻春,即在杨柳吐翠,莺歌燕语的春天里,人们三五成群,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正如白居易在《春游》一诗中所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历代文人墨客早就与踏青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句,为踏青大抒己怀。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浪淘沙·探春》,便是一首与踏青相关的词作。它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之手,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春,在杭州城东郊外踏青后所作。值得一提的是,《浪淘沙·探春》通篇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从而将踏青者的一颗春心与自然界中的春景水乳交融地成为一体。

虽然相对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来说,《浪淘沙·探春》并不知名,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并不影响这首词,成为一首优秀的踏青名篇,尤其词的最后两句“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更是妙不可言,令人神远。

《浪淘沙·探春》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

墙头红杏暗如倾。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

东君用意不辞辛。

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首先,词的上片,主要是抒写了苏轼作为一个探春者的心理活动,以及杭州城东早春时的景象。“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即苏轼昨天去了杭州东城踏青游玩。很显然,开篇两句不仅点明了苏轼踏青的时间,以及踏青的地点,还通过一个“试”字,就把苏轼的一颗欲动的春心传神的表现了出来。

其实这里我们可以代入自己的内心活动,即每到春天该来的时间节点,都有一种去外面看花花草草的想法,即便不清楚它们是否绽放和生长,所以“试”字就用得极为巧妙。然后,紧接着的“墙头红杏暗如倾”,便是苏轼踏青时的所见。即从墙头伸出来的红杏色彩,浓得好像要漫出来一样。

它就像叶绍翁的名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样,让人领略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至于“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则是栅栏内外景象的一个对比,也就是说在栅栏内的各种花草还没有露出花苞的时候,栅栏外却早己是春回大地。这两句实际上就是对苏轼探春之心的强调,因为只有当你走到户外,才能看到迷人的春色。

接下来的“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便是苏轼踏青时看到的另一番光景。即苏轼发现了一条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那是一条聚集着探春女子的步履而留下芳香的道路,而它通向的地方便是刚刚下过雪的村庄。至于“东君用意不辞辛”,则可以说是苏轼被春景陶醉后进入到的一个神话幻境,即这一切应该都是掌管春天的司春之神辛勤的原因吧。

最后,我们来看这首词的画龙点睛之笔,“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想必春光最先到来的地方,就是那刚刚开放的梅花。众所周知,梅花它不只是冬令花,也是报春花,更是苏轼乃至古代文人所追求的高洁、坚贞等高贵品格的象征。所以这两句便把苏轼的春心境界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于普通人而言,很多时候都只是单纯地踏青而已。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