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国学大师”沦为文化小丑,沽名钓誉注定不会长久

2021-03-09

晋时葛洪曾说过,“名美而实不副者,必无没世之风;位高而器不称者,不免致寇之惑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表面上拥有名誉但实际上却名不副实的人,一定不会拥有永久的名誉;职位高但才能不相称的人,则不免会产生被人夺位的疑虑。它告诉我们做人既要懂得爱惜自己的名誉,也要懂得维系自己的名誉。否则的话,不是天天生活在担忧的状态中,就是直接落得个名誉被毁的悲惨下场。至于导致这一结局出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即太过于沉醉于名誉,而忽视了提升能维系我们名誉的能力。就如曾经红遍全国的国学大师于丹和蒙曼一样,风光时只知沉迷沽名钓誉而“不思进取”,结果逐渐沦为文化小丑,真真儿让人震惊。

一、于丹

1965年6月28日那一天,于丹出生在了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中。因为其父对国学颇感兴趣和颇有心得,故而在其父的影响和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于丹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对国学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于丹不光逐渐成长为一个学霸,而且还在学习国学这件事上展现出了很惊人的天赋。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她所展现出来的天赋只有她身边的人知道,而并未被全国人民都知道。直到有一天,她出现在了《百家讲坛》这个节目中,因用“鸡汤式”的解读方法解读了国学知识,所以一下子就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观众的喜爱。

一炮而红后,于丹的出镜率更高了。而高的出镜率,也带给了她更好的名誉——大家不光将她解读国学的方式称为“于丹现象”,而且还将她奉为国学大师。若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于丹能分些心思在继续深入研究国学方面,那想来在未来的时间里,她肯定能在国学方面取得更为令人瞩目的成就。可偏于丹当时将心思都花费在了出席各种带有商业性质的活动上,所以结果,钱倒是赚了一大堆,但是名誉却被她给败的所剩无几了。尤其是在她去北京大学做演讲时,刚没说几句话,就被台下的学生给轰下了台。

事后,本该得到大众安慰的于丹,真正得到的却是诸多国学爱好者们的批判和声讨。因为在这些人看来,于丹对国学知识的讲解只不过算是在忽悠本就对国学不是很了解的人罢了。内容毫无营养不说,讲解时所采用的方式也实在让他们感到无法接受。于是很快,之前被大家推上国学大师宝座的于丹,一下子便从高处坠落了下来。即便偶有露面的时候,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外界异样眼光的审视。看起来似乎很可怜,但细想一下,这样的结果又何尝不是其以往行事所造成的后果呢?

二、蒙曼

介绍完于丹以后,我们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另外一位曾被奉为国学大师的人物蒙曼。蒙曼跟于丹一样,也是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之中。而且她也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就对国学产生了较为浓厚的研究兴趣。后来她凭借努力成为了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且不光会给学生们上课,还会接受来自电视栏目的邀约去参加电视节目。据说蒙曼是因参加了《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才火起来的,至于火的原因,则主要跟她在该节目中以评委的身份对诗词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解读有很大的关系。

成名后,蒙曼也如于丹那样,开始变得没有心思和时间去继续做学问了。而是整天沉迷于出席各种带有商业性质的演讲和活动,因此结果可想而知,在收获大量金钱的同时,她也渐渐成为眼中如于丹一般沽名钓誉的存在。尤其是当她在节目中为大家解读《悯农》这首诗时,竟然将诗中所说的夏耕给解读成了春耕。这不光令在场的其他评委感到惊愕,而且也令现场的观众感到蒙圈。当然了,除了曾犯下这样低级的错误外,蒙曼还曾被大家扒出犯下过其他的常识性错误。结果一击石成千层浪,事情发酵到最后,蒙曼也如于丹般被推下了神坛。

结语:

由此可见,名誉于一个人而言固然重要的很,但是若光有名誉而没有实力或者说不懂得如何做才能更好的维持自己的名誉的话,那已获得的名誉再怎么大,也终将会不复存在。与其到了那个时候再追悔莫及,倒不如从一开始就注意把精力放到该放到的地方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长久的拥有很大的名誉。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