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因家长收入歧视学生?看看教师的祖师爷孔子怎么谈教育

Image 2021-03-09

国家一级美术师杨百亮作品《孔夫子杏坛讲学图》

近日,天津市津南区一中学教师肖某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发表不当言论,将收入与素质划等号。视频中,该教师称,“你爸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啊?别怪我瞧不起你!某某的妈妈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妈五十年挣得多。你们素质是一样的吗?你们能一样吗?”

这一行为引发网友愤慨:“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师”“德行有亏,枉为师表”。随后,当地教育局给予当事教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撤销其教师资格。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师风,会对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教师的祖师爷孔子,早在《论语》中就强调“有教无类”,其弟子,贫者有之,富者有之,贵者有之,贱者有之。

今天,我们不妨重温孔子的教育思想,理解何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本文摘选自王强《中学论语专题精讲》。

有教无类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

周代是一个由贵族进行统治的朝代,贵族垄断了行政权力,也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利,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到当时的国家学府去学习。而孔子则面向民间广泛地招收弟子,传授典籍学问,打破了此前“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撒播知识的种子,因此成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孔子在教育上的伟大不仅仅在其筚路蓝缕的开辟之功,更在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弟子,贫者有之,富者有之,贵者有之,贱者有之,其弟子公冶长甚至曾经是一名罪犯,更有史书未曾详细记载的三千余位跟随孔子学习过的弟子。与专门面向贵族子弟的国家学府不同,孔子讲“有教无类”,凡有志向学者,孔子皆有所教。

所谓“自行束脩”,有人将其理解为向孔子缴纳学费,有人将其理解为学生自带伙食。其实这句话的关键不在于束脩,而在于“自行”。一个“自行”,表明学生有一份向学的决心,有一份求知的主动性。只要有这份向学之心,无论出身贵贱,孔子都是愿意教诲的。这正是一种“有教无类”的表现。所以孔子说这句话,重点不在于束脩这个条件,而在于强调他的教育之门永远向求知的人敞开。至于那种把“束脩”理解为贵重礼品,由此将孔子庸俗化,强调孔子要收了礼才肯教的观点,真是无稽之谈!

孔子是一个重视后天学习的人。在孔子看来,人天性相近,人与人在天性上没有什么差别。现实中人的善恶分别,都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所以,一方面,每个人都有成为君子的资质,每个人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每个人也都亟待教育去塑造,也就是说,每个人也都有受教育的义务。

人的德行关乎大同社会的实现,是构建美好社会的基本条件,而教育是陶冶德行的最重要的手段。这一思想影响了后来的中国读书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成为躲进小楼的孤芳自赏者,而是怀着教化苍生的使命感,行走天下,游学做官,传播知识,弘扬道义。

这些“有教无类”思想的践行者为中华文化的延续以及民族文明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

人资质有别,既有类型之别,又有高下之别。如孔子的弟子中,有德行突出者,有言语突出者,有政事突出者,有文学突出者,各有所长,这是资质类型之别;又有勤奋好学者如颜回,有怠惰懒散者如宰予,这是资质高下之别。在孔子看来,对不同资质的人应该施以不同的教育。

秉性唐突者,以稳重教育他;秉性犹豫者,则以果断教育他。

同样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受教育者,孔子针对其个性给予了不同的指导。最终,令受教育者扬长补短,使其言行趋于中和。因此可见孔子的因材施教,实际上是在“中道”理念的指导下展开的教育实践。

同时,孔子虽然讲“有教无类”,对求学者持开放的心态,但是孔子却认为人有智愚、高下之别,因而在教育内容上也有所区别。对资质高者,授以高深的学问;而对资质不足者,则授以浅近的学问。至于冥顽不学者,孔子认为是难以教化的。孔子并不是对教育对象抱有歧视和偏见,而是深刻地认识到秉性资质的差别及其客观性,从实际出发来开展教学活动。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育人。教育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讲,是人与人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针对受教育者的个人特点展开的个性化教育。孔子的教育学,正是一种以人为本、从人出发的教育学。孔子的教育,是量才施教,使受教育者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与现代教育界层出不穷的教育学理论相比,孔子的教育观似乎把握住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启发教育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孔子说:“不到求知而不得的时候我不开导他,不到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我不启发他。告诉他一方面,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方面,我就不再教有人说西方的教育重视智慧的启发,中国的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如西方的大哲苏格拉底,采用一种叫作“助产术”的教育方式,通过不断地追问,来启发学生,令其探索真理。其实不尽然,“启发”二字,本是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来,孔子教学,未尝不讲启发。

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的是一个教育时机的问题。最佳的教育时机,就是求学者百般思索而不得,进而陷入困顿时。此时若能加以点拨,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此外,这其中还渗透出一种“来学”观念,所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是也。《周易》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即老师不要追着学生教,而是要在学生来求学的时候教;学生也不要等着老师来教,而是应该主动思考,进而有困惑去求教。

所以,从老师这里来说,要重视启发,重视引导,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重视自主思考,学会举一反三。这才是理想的教与学,才有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

孔子的“叩竭法”,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可以相呼应。所谓“叩竭法”,就是向求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发问,使其对所疑之事有全面辩证的思考,进而悟得答案。师者全方位地启发,学者全方位地思考,二人在问答中互动探索,正是孔子的启发教学法。

当然,这里我们需要辨别的是,人类的知识本身,分为记诵性的知识和思辨性的知识。记诵性的知识,就学习者而言,不能全靠探索;就教师而言,亦不能全靠启发。须知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高效地掌握前人探索而得的真知,以便向更高的高峰攀登。传授与启发,教学之二柄,如何平衡,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谨慎行之。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