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只能是“背诗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只能考“背诗”?《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只能是“背诗大会”??
答案是:因为要是考写诗的话,评委估计会被喷吐血!
也许会有朋友说:“那还是评委水平太次,学识和才华能压得住阵,不相信观众不买账!”
有道理,说得非常有道理,节目组估计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让谁来当评委呢?全民可以来举荐一下哦!《诗刊》是比较有分量的刊物,他们的编辑行吗?
在如今这样一个传播异常快捷和迅速的社会,大师和顶级的学者都是在夹着尾巴做人,生怕因为自己有什么观点和言论,被无数的捕风捉影的,断章取义,煽风点火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听到了,二次加工,而沦为舆论的炮灰。
而一些半桶水的,二流子文人,那是使出了吃奶劲出位,生怕因为自己的创意不够独特,而埋没了自己的旷世才华!
好像选谁都不合适呀!
这样一说,大家是不是就感觉到,如《中国诗词大会》真变成了写诗大会,好像那才是自己挖了个坑把自己给埋了的。
《中国诗词大会》这档综艺,走过6季,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到第2季的横空出世,然后第三第四节的发酵酝酿,直达巅峰。如今它的一举一动,也是牵动着无数喜爱诗词的人的神经。节目组不得不慎重慎重再慎重的。
像《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第一场播出后,全民对于这档综艺里的细节,就展开了大讨论。
如“曲”字的上声和阴平的探讨;“还”究竟是huan还是hai;移民警察把“不教胡马度阴山“里的”教“的读音,读成了阴平声,等等等等,这档节目如今的一举一动,真是太引人注目了,更别说主持人和点评嘉宾的话题了。
这对于节目,当然也是好事。有讨论,有关注,才说明办的成功。然而这些,若是知识点的探讨,越辩越明,越辩越清,一切没有问题。
可若是辩论的是人的言行和观点,就不见得是好事了,越辩越扒就会让人越感觉当事人人水平不咋地,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到人身攻击上。
所以《中国诗词大会》若变成中国写诗大会,评委的作品,评委的言论,甚至评委的平时言谈举止,都会被拉出来大谈特谈。
况且在同类同质的作品中,第一第二的文学作品,是根本没有什么界限的。若有一首争议的,节目估计还会被说成有内幕。
还有,背诗的选手的海选,到第6季就越来越难选了,要是选会写诗的人,这档综艺那是更加没法选的。所以人家现在定位于传播和普及,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背诗“目前才是最符合全民参与,最有可行性的选择。
其实,再退一步讲,”背诗“从来没有什么错啊,它还是我们每个人文学积累的第一步呢。老祖先早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
我们有了积累,内心有货,诗是自然会流淌出来的。
据我所知,《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有一大半都会写诗,至于水平怎样,虽然不好评论,但是他们之所以会写出,绝对就有因为”背的多“的功劳。
所以大家不要对”背诗“嗤之以鼻了,会写百二八十首真不见得多厉害,但因为参加节目要杀出重围,而会背出一两千首,那才真的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让人佩服。我在这里不是说让所有人都去背,不去写,我是想说积累的重要性。
我也相信,这些背诵的东西,会潜移默化到我们的思想深处,让我们笔如泉涌,让我们语言优美,让我们举止优雅,它不但能丰富我们的文学基因,还能美化我们人生路上的风景和我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