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闽江下游流域以往开展的田野考古工作

2021-03-15

闽江下游流域的史前考古调查活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与1954年昙石山遗址的首次发掘是紧密相关的。1954年4月,厦门大学的林惠祥教授应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之邀,以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代表的名义前往参加昙石山遗址的首次发掘工作,其任务分工为考察遗址环境。4月13~16日,林惠祥教授调查了昙石山遗址及周边洽浦村和山前村等处的7座山冈,又发现了洽浦山遗址、鲢鱼山遗址和山前山遗址共3处史前遗址。

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后,国务院适时颁发了《关于在基本建设工程中保护历史及革命文物的指示》,提出在基本建设中保护文物的具体要求,以配合基本建设开展考古工作为中心的文物保护工作由此开始。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在全国掀起后,国务院于次年颁发了《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首次提出了文物普查和建立文物保护单位的制度,从而发起了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1956~1959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由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在全省开展文物调查,在本区域内又新发现了一批史前遗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来确立的本区域史前文化序列中,处于标杆地位的一批遗址,如平潭县的壳丘头遗址,闽侯县的溪头遗址、庄边山遗址,福清市的东张遗址等,都是在此期间发现的。由于这一时期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第一次基建高潮,所以配合基建进行的文物调查工作也是本次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较重要的是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配合南福铁路修建开展的沿线调查,其间在闽侯县杜坞以及铁岭等地都有发现史前遗址的报告发表。

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及专业条件,本次普查过程中对本区域内史前遗址的调查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虽然在各县均有史前遗址发现,但总体数量较少,且分布零散。例如,对闽清县的调查仅限于闽江干流沿岸,对其境内较重要的闽江支流,如梅溪、芝溪等流域未作调查。

20世纪60年代初,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束后,福建省的文物工作者还进行了零星且小规模的调查活动。较重要的有1962年8~10月,福建省博物馆的曾凡先生等人对闽清县阪东镇境内的演溪流域和永泰县长庆镇境内的大樟溪支流流域进行的调查。此次调查发现了西牛山遗址等5处史前遗址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建省文物工作基本陷入停顿。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后在闽侯县还是有3处较重要的遗址被发现:1974年,在鸿尾乡中学操场建设过程中发现了黄土仑遗址;1979年,为配合闽江水库建设进行的闽江沿岸调查中,在小箬乡发现了牛头山遗址;同年5月,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又在鸿尾乡发现了古洋遗址群。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文物工作得到拨乱反正,相关法制也得到恢复和健全。为摸清全国文物的保存状况,1981年1月1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请示报告》中要求“各省、市、自治区要分别情况进行一次文物普查或复查工作”。1982年国家文物局在全国文物(文化)局长会议上布置开展文物普查和文物志编写工作。随后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各省陆续开展。本次文物普查至1988年基本结束,持续时间基本涵盖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相较于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这次文物普查活动在持续时间、调查范围和细致程度上都有较大的提升,因此,包括史前遗址调查方面的收获也更为丰富。本次文物普查的成果已被详细载入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中。就本区域而言,此次文物普查中记录在案的史前遗址点有124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闽江下游流域开展的考古调查活动主要是配合诸如高铁、高速、水利设施等大型基建工程而开展的,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了一批史前遗址。其中较为重要的发现有2004年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福清市东张水库调查时发现的下湾墓地,以及2006年福州市考古文物工作队配合福州市机场高速二期建设的调查中发现的新店镇罗汉山遗址。此外在1992年8~9月,福州市文物考古队与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师生联合对平潭岛进行了一次考古调查。这次调查除复查了壳丘头遗址、祠堂后遗址和南厝场遗址外,还新发现了2处新石器时代和6处青铜时代遗址。

根据目前已公开发表的资料(包括历次全国文物普查以及见诸文献的调查报告所公布的遗址点)统计,截至本课题启动前,闽江下游流域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遗址共计141处,其中经过考古发掘的重要遗址有10处。为便于研究者查询和使用,我们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对这部分遗址点的信息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并收录进本报告。

摘自《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

作者: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01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