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扔下北京公司进山,5年后,很多身价不菲的老板都成了他的粉丝!
在中国,找一个好器物,难么?
瓷器有瓷都,陶器有陶都;有蜡染之乡、刺绣之地、夏布之乡;也还有竹编之乡、木雕之乡等等。中国有传统工艺,有传承地标城市,不缺乏传统手工底蕴。
但当我们去了当地,想买个好物件,却又很难!
产品玲琅满目,工艺虚虚实实,盛名之下,其实难负!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信得过的人与物!
譬如近些年茶席间最流行的煮水利器——银壶。
▲ 文创造物精工局 陨铁镶嵌【三生壶】
银壶煮水,干净,导热快,银离子杀菌灭毒有益养生。
很多人反映银壶煮水,口感温润、甘甜,确实比玻璃、陶瓷、铁壶水好喝,正如古人描述:水质软薄如绢!对茶香、茶味表现更为充分!
银壶另一迷人之处,就是其独特的器物之美。
好物件,离不开时间。银壶塑形、捶打、再塑形、再捶打,抛光、錾刻、打磨、测试……
可是往往,好物件卖不过低价,也因此,愿意踏踏实实做物件的匠人,越来越少。
银壶有几千的,有1万多的,也有两三万的,还有打着日本概念七八万的。
买银壶,多数人是买的时候不懂行,花钱多了,学费交多了,差不多“买了个明白”。
有朋友说:我收的银壶里,有一把【三不壶】,价格虽不是最高,手工反而最好,买了它,再对比之前商场买的“大师银壶”,才发现所谓“大师银壶”,品味品质比这把普通匠人做的三不壶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 文创造物精工局【三不银壶】
三不壶,他是通过朋友介绍定做的,16年春节下的订单,17年4月份拿到壶。为什么会等这么久?
“我们的三不壶,是按客人订单排号,全手工一把把做,等得时间长些。不过正常情况,一般半月二十天就出来了。”说这话的正是【三不壶】的原创设计者谭谭。
北漂20年,从无名之辈到拥有自己的文创公司,谭谭把所有空余时光,花在传统文化,手工器物上。
以至于,他扔下了北京公司,自己进山跟着民间师傅研习银壶。这一去就是数年,原创出一款又一款业内知名的作品。后来,很多身价不菲的银壶爱好者,从买家变成粉丝,变成朋友。
▲ 文创造物精工局 设计图绘制现场
一把把银壶,成了客人与他联系的纽带。客人的选择,并不只是品质和做工,更在于其流淌的灵魂。
用客人自己的话说:我能读懂他的银壶,读懂他的思想,读懂他的用心,读懂他银壶中的一个小小的细节。
宁可死皮赖脸,绝不同流合污!
讲究工艺、讲究韵味、讲究细节,虽然得到一些老买家认可,但今时今日在大众视线里,依然充满了信息盲点。
最多人纠结的,自然是银料真假,而真相远非一纸纯银鉴定证书那么简单。
▲ 【三不壶】錾刻现场
“让有品质的人花钱买到真品,正心、正念、做正器!”
这是谭谭提到他创造“文创造物精工局”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开启手工银壶定制初衷。只有发自灵魂深处的痴迷,才会坚持“物件”最初的真实。
中国银壶市场,有几个不好现象:
一是机制壶,磨具壶,打着非遗手工旗号,几千元一把,销量很大,占市场70%;
二是贴“大师壶”“日本银壶”标签,虚高价格,打折、半价,3万,5万一把;
谭谭老师说:“一些大师手作,动辄三五万的价格,做工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同样的价格,在我这里可以买两把壶,做工也好上许多。”
“有一位客人,常年在日本、韩国、欧洲等地出差,也到各地的博物馆和展区看过很多银壶。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银壶内情。”
“他向我们说起,国外很多壶也是从中国打完后然后回寄到日本、韩国等地,贴金提价再回流给中国人。本来也就一两万的东西,出趟国,就变成了七八万,甚至十几万。很多人不懂行,也就吃了亏。”
谭谭这样说道:“假冒日本银壶,利润的确很高,也更容易销售。我是中国人,做的就是中国银壶,怎么能假冒日本银壶来卖呢?”
“我可以让这个银壶品牌死皮赖脸活着,但绝不会去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