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智利建筑师科雷亚:手绘上海阿姨叔叔的美好生活

2021-03-17

新华社上海3月17日电(记者张拓、王琪、黄安琪)打太极拳的叔叔、跳广场舞的阿姨、旋转起华尔兹的中老年舞者……这些让人习以为常的场景却让生活在上海的智利建筑师塞巴斯蒂安·科雷亚流连忘返。

每当远在智利的家人朋友好奇地球另一端的人们如何安享老年生活时,科雷亚就用一幅幅线条简洁、色彩明亮的插画告诉他们:这里的阿姨叔叔自信乐观、热情开朗,在公园里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一起尽情起舞、锻炼养生。

塞巴斯蒂安·科雷亚绘制的部分插画作品。(受访对象供图)

“中国的老人们更喜欢走出家门,到街上或公园里散步、晨练。”科雷亚说,除了积极参与社交,中国老年人的活动形式之丰富也让他感到新奇。“我最喜欢看叔叔打太极,也爱看妆容精致的阿姨们昂首挺胸地跳舞,有时他们放的音乐还是南美舞曲。”

在中国生活七年,科雷亚把他对中国社会生活的观察绘成一系列插画,有记录人们户外小憩的“城市午睡”系列、记录各式蹲姿的“蹲学”系列以及为中拉文化交流杂志专门创作的“关系”系列。

科雷亚在一家国际建筑事务所工作,英语是他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主要语言。他坦言自己的中文能力尚浅,所以多用英文或西班牙文命名自己的画作,但唯独在描绘中老年生活的“阿姨和叔叔”系列使用了汉语拼音。

“在智利,我们习惯直呼姓名,而在中国,老人们有专门的称谓——‘阿姨和叔叔’。”科雷亚说,由于喜欢在上海遇到的老人,对他们的生活感兴趣,他学会了“阿姨”“叔叔”这个叫法。

塞巴斯蒂安·科雷亚在上海襄阳公园内用手机记录下象棋的叔叔们。(新华社记者 王琪 摄)

科雷亚在社交媒体账号中设置的第一条身份标签是“老外 Since 2014。”这一年,他来到千里之外的中国。

“作为建筑师,中国的平台更广,之前我在智利以设计居民住宅为主,来到中国后,我经手了图书馆、高层楼宇等更大型、多样的项目,我从中收获很多。”科雷亚说。

塞巴斯蒂安·科雷亚创作的“阿姨和叔叔”插画在上海展出。(新华社记者 王琪 摄)

只身闯荡上海,思乡情绪在所难免。逛公园、兜马路是这个智利“老外”排解情绪的主要方法。“公园是城市中的绿洲,这里点缀着高耸的绿植、花园、池塘,环绕着虫鸣鸟叫,让我能贴近自然,感受到家乡般的亲切。”他说。

在高楼大厦林立的上海市中心,舒适的公园星罗棋布,为繁忙的都市人营造出一片放松心灵的公共空间,也给科雷亚提供了无尽的创造灵感。

清晨六七点钟起床,背上相机和速写本寻一处公园落脚,静待“主角们”闪亮登场——这个智利“80后”成为了栖居在上海的“早鸟”。

科雷亚非常羡慕“阿姨叔叔”们在上海的美好生活。他说:“一座理想的城市能够平衡多种元素,包括生态、安全、社交等,上海做得非常好,而且还在变得更好,从未停止给我新的惊喜。”科雷亚计划把“阿姨和叔叔”系列持续画下去,未来可能还会创作更多主题。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