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寒春三月,烟雨蒙蒙,一首《台城》,感悟韦庄当时的悲凉心境

2021-03-17

此时正值寒春三月,料峭春风,细雨如织,这一切都笼罩着六朝古都台城的容颜。

台城,位于六朝古都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这里曾经是六朝政治权力中心,亦是繁华一时的奢华之地。最终,陈朝后主陈叔宝成了这座宫城的终结者,他彻底地结束了六朝古都纸醉金迷的帝王生活。

晚唐“花间派”诗人韦庄曾写过一首《台城》,这是一首凭古吊今的经典之作。韦庄生活在晚唐时期,此时的大唐仿佛是一座即将倾倒的大厦,当年的繁华与强盛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和民不聊生。

唐僖宗三年,也就是公元883年,韦庄流落在江南一带,他亲眼目睹了六朝古都的萧瑟与荒凉,正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韦庄又想起大唐此时的凄惨命运,内心伤感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一场春雨,让岸边的青草长得更加茂盛,也让台城笼罩在一片烟雾迷蒙的世界。曾经繁华奢靡的台城,随着历史的变迁,没有了往日霸气和繁华,这一切仿佛从未真正发生过,只不过是一场梦,鸟儿在枝头啼叫的越欢,自己的内心便更加悲凉。

都说花草无情,台城外的杨柳亦是如此,它们从不关心朝代更替,亦不管历史兴衰,春天一到,它们便抽枝发芽,在微风中尽情地摇曳着曼妙的身姿。

韦庄在诗中说柳树无情,其实是想衬托出此时在韦庄心中,对大唐命运是何其伤痛,但是他却又无可奈何,更无力扭转一个时代的即将终结。

台城,对很多文人墨客而言,都曾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唐代诗豪刘禹锡也曾写过一首《台城》,他在诗中写道:“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生活在中唐时期,但是他却以诗人独有的敏感视角,早早地感受到大唐国势衰微的征兆,也颇有讽谏之意。

韦庄是不幸的,因为他生活在乱世,过了很长时间的流亡生涯,更历经了无数的人生悲苦,但从某种角度而言,他又是幸运的,他见证了旧王朝的覆灭和新王朝的建立。

韦庄最终成为新王朝前蜀的宰相,以维护蜀地和平为己任,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地方官。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