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语言|王伟著《说“了”》出版

2021-03-18

本文来源:今日语言学,感谢授权!

编者按:这是王伟先生十年磨一剑的作品,推荐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学习。本文;来源处今日语言学公众号,是社科院专家发表原创文章的园地,欢迎关注。——翻译教学与研究

王伟 著

学林出版社

2021年1月出版

绪论

“了”毫无疑问是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也是在任何一部汉语语法著作中都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句法单位。遗憾的是,“了”的研究是一部“伤心史”。从1924年黎锦熙出版《新著国文语法》,开虚词“了”研究之先河以来,近百年弹指一挥间,文献资料汗牛充栋,可是时至今日,“了”的面目竟依然模糊迷离。在一篇关于“了”研究的综述中,有学者不禁感叹:“了”的研究仿佛是汉语语法研究里的“哥德巴赫猜想”(宋绍年、李晓琪 2000)。

瑞典隆德大学的Marita Ljungqvist Arin于2003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专门研究“了”。她在文中的感慨很能代表在全球“汉语热”中积极研习汉语的外国学子的感受:初学时还以为汉语语法颇为容易,学起来一马平川,谁料遇到“了”之后,立刻换成了险山恶水。“了”时而显身于句中,时而又出没在句尾,对句子到底起什么作用,似乎没有一定;什么时候必须用,什么时候又不能用,又难以把握。查参考书吧,一本书一个说法,仍然不得要领——学“了”之难,差不多是“不可能的任务”(Arin 2003:vii)。在汉语二语习得偏误研究的文献中,无论是外国研习者(房玉清 1980;李大忠 1996;赵立江 1997;余又兰 2000;玄美兰 2004;王景玉 2005),还是少数民族研习者(帕丽达、阿依努尔 2001),几乎异口同声,把“了”看成非母语者在习得汉语之路上一头最难缠的拦路虎。无论是学界还是学子,大家都迫切需要把“了”搞清楚,研究出一个至少学界能够基本认同、学子较为容易把握的说法来。

“了”的使用可以说横贯了现代汉语语法的各个研究领域,与许多语言现象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将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世纪难题,以一本书的篇幅毕其功于一役,解决与“了”相关的各种纷繁复杂的语法问题,未免过于天真。

本书是一个“大模样”的探讨,希望提出一个讨论“了”问题的新的总体思路。我们对“了”觉得棘手,主要是因为各种语法表现纷繁复杂,无法从宏观上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就好比做一件雕塑,如果大模样没有搭好,就在一个个局部作精雕细刻,效果一定不会好。从繁难庞杂的语言现象中梳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格局,这就是本书的追求。如果说以前的研究主要是往深处、细处发掘,是求异的路子,本书则是在此基础上做整体、全局的考量,以求纲举目张、以简驭繁,是求同的路子。

引用文献

宋绍年李晓琪2000 汉语动态助词“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见陆俭明主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房玉清1980 从外国学生的病句看现代汉语的动态范畴,《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李大忠1996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帕丽达阿依努尔2001 从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易出现的语病看动态助词“了”的用法,《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王景玉2005 情状类型和句法结构对日本留学生习得汉语体标记“了”的影响,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玄美兰2004 日本学生汉语“了”字句习得偏误分析,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余又兰2000 汉语“了”的习得及其中介语调查与分析,《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立江1997 留学生“了”的习得过程考察与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Arin,Marita L. 2003 Aspect, tense and mood: Context dependency and the markerlein Mandarin Chinese. Ph.D. diss., Lund University, Sweden.

目录

作者介绍

王伟,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当代语言学》期刊责任编辑。主要从事汉语时间系统、字母词和其他外来词等研究。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