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看见文物|演奏出响彻太空的《东方红》乐曲——长台关楚墓编钟

Image 2021-03-20

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堂下之乐,以钟为重”。每逢征战、宴享、朝聘、祭祀,都要演奏编钟。青铜编钟艺术作为我国古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是古人杰出智慧的结晶。

青铜编钟(13件) 杨晓君 摄

1957年在河南信阳城阳城址春秋战国墓中出土了我国第一套完整的青铜编钟,共13枚,发音准确,音色优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时,悠扬悦耳的《东方红》乐曲声就是用此编钟演奏的,该乐曲随着卫星周游世界、响彻太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得浩瀚的太空中终于有了中国的声音。

用这套编钟来演奏《东方红》,主要是因为这套编钟是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在楚墓中发掘出土的第一套春秋时期的编钟。

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这组编钟共13件,从大到小依此排列,最大一件钟的两面铸有铭文12字,记载在楚历屈之月,晋国军队救戎于楚的事件。这组编钟试音后发现音阶准确、音质优美,每枚钟都能发两个乐音,两音之间为大三度关系,符合现代声学原理。

青铜编钟(13件) 杨晓君 摄

周朝是依靠礼制来维护统治秩序的,礼乐用器编钟的数量和种类的多少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西周中期出现三个一组的编钟以后,每组编钟里钟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西周时期贵族的音乐,主要是配合礼仪演奏的,曲调讲究严肃、平稳,伴奏的乐器以钟、磬、鼓等打击乐器为主,称“金石之音”。《荀子·乐论篇》中谈到各种乐器之音在礼乐中的作用:“鼓似天,钟似地,罄似水,竽、笙、管等似日月星辰。”礼乐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雅乐”,是为在庙堂上以音乐制造出一种天、地、人浑然一体的庄重气氛。

在礼乐制度的规范下,大量金石乐器被作为主要的随葬品葬入诸侯、世卿等高级贵族墓葬中。春秋战国时期,上层贵族中仍沿袭周王朝的一些乐制,因而贵族大墓经常陪葬有成组的编钟、编罄。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随葬乐器与否及随葬乐器数量的多少是衡量先秦时期墓主等级的重要标尺之一,也是礼制的物化形式。

沉睡了两千多年的编钟带领人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聆听来自楚文化的清音雅乐,身临其境感受到楚人生活中的那份从容优雅,把对生活中的审美、崇尚礼乐延展到各个层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