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冠县蛤蟆嗡|发音浑厚悦耳 酷似雨后蛙鸣
冠县蛤蟆嗡,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于山东冠县桑阿镇、贾镇、梁堂一带的民间小戏。
冠县蛤蟆嗡是由河北魏县、大名等地流行的落腔传入山东后,在演出过程中又吸收了河北梆子、四根弦的特长,之后与当地语言进行相结合而成的戏曲剧种。
之所以被称为“蛤蟆嗡”是因为它的主奏弓弦乐器“二胡头”是用椿树根挖制而成,椿树根木质松软,发音浑厚悦耳,嗡声嗡气,加之在唱腔小过门中两音反复出现,听起来酷似雨后蛙鸣,故有此称。
冠县蛤蟆嗡的唱词主要以七字句的上下对偶句为主,此外,还有八字、九字的长短句,也有十字句的情况。使用的语言为冠县地方方言,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四声调值方面与普通话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例如,普通话四声的“妈、麻、马、骂”,而冠县方言则读为“马、妈、骂、麻”。
蛤蟆嗡的乐队由文场和武场两部分组成。其中,文场的伴奏曲牌多为民间乐曲及吸收其他剧种的曲牌逐步演变而成,常用的曲牌有上香牌、五字开门、打水牌等;武场的锣鼓经分为用于各种板式唱腔之前的“开头”和配合演员表演和身段的锣鼓经两类。它的唱腔音乐属于板式变化体,主要板式又分为“慢板”“二板”“流水”以及“娃娃腔”“发腔迷子”等。
冠县蛤蟆嗡的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俱全。传统剧目可以连续五天演出不重样。主要剧目有《王定保借当》《赶三关》《鸿雁传书》《梁祝下山》《劝嫁》《卖油郎》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