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雅士钟爱有嘉 铜墨盒拍场表现几何
说起文房雅玩,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事实上,文房用品远不止“四宝”,其范围可谓包罗万象,如笔洗、笔架、水盂、墨盒等均属此类。而在林林总总的文房用品中,集书画艺术与雕刻艺术于一身的刻铜墨盒,因其成型较晚,故而在收藏界享有“最后的文玩”之称。
关于铜墨盒创于何时?根据历代考证资料显示,一般认为它始于清乾隆中期。传说,乾隆年间进京应试的举子感到用石墨研墨不便,有人用粉盒装入丝绵,浇入研好的墨水,代替研墨,携带方便。不过在铜墨盒上刻写书法绘画,则应始于清同治年间的秀才陈寅生。他工于书画,运用于刻制铜墨盒,经过不断摸索,独树一帜。在铜墨盒盛行时期,不少文人雅士、艺术名家不仅喜欢使用铜墨盒,更参与到其创作中。铜墨盒从材质上主要有紫铜、白铜、黄铜、纯银、黄铜镀银等,其造型有圆形、扇形、方形、古琴形、书卷形等多种形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笔取代了毛笔,铜墨盒也就渐渐地淡出了历史舞台。不过,在艺术品市场上依然可以见到铜墨盒的身影。如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上海泓盛十五周年秋季拍卖会上,一件估价仅3000元的民国“葆真”上款、“萧愻”墨稿山水人物墨盒,最终录得2.465万元成交价,吸引了不少收藏爱好者对这类藏品的关注。
事实上,追溯我国艺术品拍卖史,早在1997年的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民国张学良就职陆海空军副司令纪念银墨盒就拍出了1.76万元成交价。笔者查阅雅昌公开的近些年拍卖成交数据,铜墨盒拍卖的高成交价,大都维持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之间,百万元者鲜见踪迹,并且这些高价成交情况大都出现在最近十年的收藏热潮中。如2010年北京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清代夜游赤壁墨盒收获了15.68万元成交价;2012年的上海工美夏季拍卖会上,一件齐白石铭蟋蟀纹铜墨盒录得37.95万元高价;而到了2013年的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一组最高估价仅5000元的民国铜墨盒(三件),最终以52.9万元顺利成交易主,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2014年北京荣宝春拍中,一件民国陈师曾白铜刻山水纹墨盒也收获20.16万元高价。最近几年,铜墨盒拍卖虽然不乏高价成交身影,如2018年的荣宝斋(上海)秋季拍卖会上,一件吴昌硕定制草虫纹圆铜墨盒拍出了23万元成交价,但总体表现相对平稳,以数万元成交者亦不在少数。如北京保利2019春季拍卖会上,一组清代陈瑞生造“伍钱”砝码、瑞田画高仕图墨盒(共两件),收获了4.83万元成交额;同年举行的广州华艺国际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清吴昌硕花鸟图墨盒也拍出了2.3万元。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发现,铜墨盒尽管属于小众门类藏品,收藏交易的经历却不短暂。不过相比于书画、陶瓷等大众化的收藏品种动辄成百上千万元甚至亿元飞涨的行情,铜墨盒的市场价格总体依然处在相对低位。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言,作为盛放墨汁的文房器具,刻铜墨盒以其精美厚重的历史印痕和文化承载,在浩如烟海的我国文物中,堪称绚丽多彩的瑰宝,其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继续挖掘和探索。(记者 王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