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一首词两处不合理,千年来无人解释,今日终于有了正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大家发现没有?这首词里明显有两点不合理,一个是半夜鸣蝉?半夜有蝉鸣吗?大家没听过吧?第二个,当晚是明月还有七八个星,为何又有两三点雨?大晴天夜晚又同时下雨?这也太不合理了。
在乡村生活过的人应该都有体会,蝉一般是白天鸣叫的,天气越热叫的越欢,从没有在夜间听到蝉叫的,夜间都凉快。如果晚上所有人和动物都休息了,蝉还在那里尖叫,肯定会犯了众怒,不管是谁都会把它赶走或者吃掉,在半夜鸣叫,肯定是不想活了。百度百科上也说,蝉夜间从土里爬出来上树,半夜开始脱皮,清晨时翅膀才刚好硬了,才可以飞行,如果这时有蝉叫,只会引起吃它的动物和鸟类注意。那些有翅膀的蝉,叫了一天热了一天,也到了休息的时候,或者爬在树上喝树汁。所以,于情于理,蝉都没有在半夜叫的理由。
第二个不合理之处,为何大晴天的晚上同时下雨?明月说明月亮很大,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因为只能看到七八个星,就像曹孟德说的,月明星稀。所以在月亮亮的时候星星都很少,也证明确实是好晴天。那么雨从何来?而且只有两三点雨,一般只要下雨,再怎么小的雨也得几分钟吧?那也不可能只有两三点啊?怎么也有两三百点吧?
但作者也没有说假话的理由,毕竟只是一首描写农村景物的词,不需要什么想象和假设,由此作者大胆推论,半夜鸣蝉和晴天夜雨,是写实并且互相有关联的。我们从头看起,明月别枝惊鹊,明月一直在天上,鹊不可能突然被月亮惊的飞起来,不管月亮有多亮有多圆,鹊被惊飞的唯一理由只有一个,就是辛弃疾夜行的时候,发出声音导致鹊被惊飞,因为是“惊”,只能是突然出现的动静才能使之惊。再看后面“清风半夜鸣蝉”,蝉不可能在夜间无缘无故的鸣叫,就算清风再舒适也不可能,鸣叫的原因也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惊”,谁惊的?是鹊,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鹊跟蝉在同一颗树上,蝉惊飞的时候肯定要蹬树枝,所以惊动了枝上的蝉,导致蝉也尖叫一声后乱飞,这就是半夜鸣蝉的原因。那两三点雨又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跟蝉有关系了,我们知道蝉在半夜喜欢在树上喝树汁或者休息,可能正喝着呢,被惊飞了,口水(树汁)洒了一地,刚好滴在树下辛弃疾的脸上或者手上,当然也有可能是蝉尿,蝉被吓尿了,所以才被作者感到有两三点雨。这样解释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当然,也有另一种解释,“两三点雨山前”,注意“山前”这两个字,我们知道,山上温度一般较低,山下温度较高,特别在夏季盛夏,山下温度30多度山上可能只有十几度,用现代气象知识来分析,当山下的热空气突然遇到山上的冷空气,是会凝结成小水滴的,我们常看到山上雾气朦胧,湿度很大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作者说的两三点雨,就是在山前的冷热空气交流导致水滴凝结在树叶上,这里到底有没有这种循环呢?我们可以从词里看到“清风”这个词,当晚确实是有风的,所以这个推论成立。所以当鹊蹬枝而飞的时候,凝结的水珠从叶子上抖落,滴在辛弃疾的脸上,让他以为是雨。这个解释如何?
当然,有人会说,你怎么确定是盛夏?这个大家可以从“稻花香里说丰年”来判断,稻开花的时候就是农历六月到七月,因为这里是江西,这个朝代的时候只有中稻,所以稻开花应该是六月,从明月亮度来判断应该是中旬,因为到了八月,全国的稻谷基本都收获完了。另一个就是“说”,半夜还有人在外面聊天,说明天气热,村民们在外面乘凉聊天,证明确实天气热。还有一个“丰年”,为何还没开花结果就断言今年是丰年呢?因为这片稻子长在溪边的,不缺水,又在正常月份开花,最关键的还有“蛙声一片”,为何蛙声这么重要呢?因为稻谷最怕的只有两个因素,一个就是干旱有花而无果,一个就是虫子太多,结的稻米都被虫子糟蹋了。有了蛙声一片,说明虫子的天敌在此,青蛙们不可能让成熟的稻子喂了虫,所以村民们的心里有底了,断言今年为丰年。
以上推论,大家若有不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