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研究展现中华悠久农耕文明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图像作品。这些古代农耕图像种类繁多、内容多样,是中华传统农业文明的重要表现载体与物化表现形式。近年来,随着图像史学研究的兴起,中国古代各类农耕图像受到历史学、民俗学、艺术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学者的关注。围绕跨学科视野下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研究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重新发掘农耕图像学术价值
作为颇具东方特质的文化遗产,农耕图像为我们打开了对中华农耕文明的想象大门。“从先秦的青铜器到汉代的画像石,再到家家户户的年画,甚至墓室壁画,古代先民以不同载体和形式的农耕图像,展现了不同时期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场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王加华表示,这些农耕图像大致可以分为画像石与墓室壁画类、体系化耕织图类、农书类、日用类书类、风俗图像类五个主要类别,画面内容涉及耕地、耙地、播种、粮食加工、采桑等农事活动。
农耕图像蕴含着有待开掘的学术富矿。在王加华看来,中国古代农耕图像包含有关农业生产、艺术创作、民众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丰富信息,具有极为重要的资料意义与价值。从学术价值来看,以“农耕图像”为研究对象,有助于深刻理解与把握农业如何塑造与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有助于对农耕生产与传统中华文明间的有机关系做具体而微的讨论。
事实上,以往学界对农耕图像已有所关注,如针对汉代农业画像石、古代耕织图的收集整理。从研究成果来看,有不少中国古代史、农业史领域的学者将农耕图像作为史料用于研究中,从图像内容分析不同时代农业发展状况、技术水平。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惠富平认为,这类研究固然发掘了农耕图像的价值,但忽略了农耕图像本身是中国古代重农、劝农的产物,也有其存在、运用的特定历史“场域”和“语境”。它们承载的丰富信息不仅是画面所呈现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它们透视方方面面的“历史实况”。
跨学科推进农耕图像研究
近年来,图像史学研究的兴起及其方法的不断拓展,在以往将“农耕图像”作为文字材料的辅助或补充的传统思路之外,又开辟了更多的可能性。王加华认为,农耕图像研究应该在关注每种农耕图像历史发展与艺术本体的基础上,将农耕图像放到其具体创作、运用的“历史语境”中,对其创作背景、目的动机、传播使用、功能意义等作深入分析与阐释,并对其背后“映现”的思想观念、文化符码、象征意涵等作细致考察与分析。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练春海表示,需要以历史学为基本学科本位,紧密结合不同学科理论、方法及相关知识,对农耕图像进行全景式、多方位的深入分析。
农耕图像的土壤在民间,这就要求农耕图像研究走出书斋,走进田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张士闪告诉记者,实地考察要回归历史现场,加深对农耕图像创作背景的理解与认知。要进行实地田野调查与访谈,如到山东潍坊、天津杨柳青等年画产地,就年画类农耕图像的创作、传播与应用等问题,与年画老艺人、地方民众等进行访谈,就年画创作尤其是农耕图像年画的创作过程、销售与使用、地方民众对此类年画作品的认知与看法等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以补充或弥补文献资料记载的不足。
建设农耕图像数据库
研究的基础依赖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情况,但目前专门收集、整理农耕图像的成果并不多见。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从军介绍,除了少量汉画像石、墓葬壁画以及体系化耕织图得以整理出版外,大量其他形式的图像,如农书农耕图像、日用类书农耕图像、年画等风俗类农耕图像、外销画农耕图像,以及各地新出土、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农耕图像等,都有待系统地收集整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入应用,数字人文技术也逐步运用到农耕图像的研究中。“目前有关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的汇集成果,只是以简单的‘文本’形式呈现与传播,‘信息化’‘数据化’程度还远远不够,不利于农耕图像的保存、传播与利用。因此,广泛搜集并细致整理各种门类的中国古代农耕图像,同时建设相应的数据库,很有必要。”王加华认为,在全面、系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应对每一种、每一套、每一幅农耕图像及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分门别类,按照类别、时代、名称、介质、发现地、收藏地、图像内容、编纂者等要素,通过图像分类/聚类、图像检索与语义标注技术平台,将全部农耕图像及文字资料进行元数据处理,建设成熟、全面、实用的中国古代农耕图像资料数据库,并提供相关检索服务,实现数据的开放与共享,为学术研究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