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提问,为什么买“东西”而不是“南北”?好友巧妙给出答案
朱熹提问,为什么买“东西”而不是“南北”?好友巧妙给出答案
实体的社会、工业等需要向上提升,而对于中国这样具有丰富历史积蕴的国家来说,文化则需要向先古贤哲追溯。我们能看到,年轻一代的家长们,普遍都不再盲目迷恋外国,而是乐意从本国文化中汲取优良营养。自然,最为大家认可的华夏传统文化,就是儒学了。
西方总喜欢按照他们的习惯,来为中国的东西下定义。很多欧美公司制作的历史类游戏,往往会将儒学的思想冠以宗教的名头,叫“儒教”。事实上,儒学是一门非常讲究“运用”的学问,它探求智慧,但并不主张苦苦思索哲学意义上的“不可知”。它崇拜的也不是某个神祇,而是先祖和圣贤。它虽是主张复兴古文化,但却是牢牢立足当下的所需。
不过,再是优秀的文化,传承千年后,其思想和过去相比,也不免会发生面目全非的改变。从孔子游历天下,创出自己独门的思想后,弟子和君王们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推行,可以说,很多表象根本不是孔子的本意。到了董仲舒大刀阔斧的改装,历代学者又不断为其增减,终于传到了宋代的理学家手中,迎来更大的颠覆。
儒学被改造为理学,而朱熹则是集所有儒学思想的大成者。他的地位之崇高,甚至仅在孔子本人之下,比另外两位战国哲人孟、荀都要高,甚至很多外国人,如深受儒学熏陶的日本汉学家们,他们往往最认可的两位先哲也是孔朱二人。朱熹甚至还是唯一一位非孔子门生,受孔子亲自教导,而被列入孔庙祭祀的哲人,可见其影响之深。
朱熹是一个评价颇为复杂的人。他不单是勤于政事、清廉正直的官员,更是儒学传播最重要的功臣,但“灭人欲”的主张在后世看来太过极端,也让代代学子和社会的思想僵硬死板,甚至自身品行所为,也为后人诟病。不过,有的所谓典故逸事,不过是反对理学思想的人编造而成,属于稗官野史,真实性不为学者们公认。此外,“灭人欲”也不过是后人强加给他的,他真正想要表达的还是“去人欲”。两句话不过一字之差,但程度内容完全不同。
朱熹虽然在官场上不太得志,但在学术界却是当之无愧的一代领袖。他每任一个地方的官职,总会在当地大兴教育,以求改变当地的风气。现在被开辟为景点的很多宋代“书院”,朱熹都参与过其中的建设或是讲学。其他富有名望的学者,也经常前来拜访他,共同探讨学问。既是朋友,又同为学者,大家往往会互相拿所学知识“较真”,看似是无聊的举动,其中蕴藏的哲学思辨交锋却是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
某一天,朱熹在街上闲逛,偶然间碰到了好友盛温如,便走上前去,和熟人亲切地打招呼。朱熹发现他手上提了个篮子,便随意地问他,想要去做什么。盛温如是个严谨的人,他提篮子就表明要买的物品又多又杂,仓促之间,一时难以讲明白。等他复述出想要购买的商品清单时,已经过了好长时间了。朱熹眼见好友的窘境,长笑而去。
第二天,朱熹又看到了好友,可能是出于捉弄的心态,他再次走上前去,问出相同的问题。经过一夜的思考,盛温如已经有了结论,于是漫不经心地回答“买东西”。朱熹一听这个说法,感觉有点新鲜,又追问道:“那么为什么不去买‘南北’呢?”
盛温如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解释原因。要知道,儒学经书里,讲述圣人言行的当然是重点,但也有相对的“杂学”,比如深奥玄密的《易经》,每个儒生凭个人资质,或多或少都要学一点,儒学宗师们更是人人精通。《易经》中有的和道家思想是相通的,描绘万物之间深藏的关系,其中就有将方位和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的。
于是,盛温如称,东方属于“木”,西方则体现了“金”。至于南北,那就分别归属“火”和“水”了。火肯定是买不了的,而他提着竹篮,当然也装不了水。于是,他就不称自己买“南北”,而是买的“东西”,泛指一切可以装载篮子里的杂物。这样,想要讲述自己要买什么时,语言就要简洁许多了,而朱熹听了后也连连点头,称赞好友的“创意”。
当然,这个故事只是传说,也有的学者不认同它出自朱熹。比如钻研古建筑的学者就提出一个看似合理的观点,他们认为古代的城市非常看重布局,总是正正方方的,然后划分成不同的分区。而集市,尤其是唐代,往往分为东西两处,各自售卖不同的物品。宋代之后限制被打破了,不再拘泥两市,但习惯用语却被继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