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2021-04-01

大历史再现:百年大党成立前后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

小细节解密:红色火种如何在沉沉黑夜中成功燎原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3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聂北茵)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出版座谈会今天在北京举办。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展开热烈讨论,回望激荡慷慨的百年来时路,探寻红色火种如何在沉沉暗夜中成功燎原的密码。

座谈会上,《火种》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刘统教授分享了本书创作过程。他表示,在构思选题大纲时,感受最深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而是历史时代发展的产物。要想写清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必须将其放到一个更大的历史范围去研究和探讨。因此,把这本书写成一个“寻路”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也经历了幼年、青年和壮年,也是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从理论宣传到工人运动,从国共合作到武装斗争,在血与火的实践中,共产党人摸索出了革命的方向和道路。这样写历史,就能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就能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历尽艰难完成的。如同一座大厦,是从一砖一瓦铺垫积累而成的。历史就是这样,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然而这些个案综合起来,就汇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陈铁健研究员高度评价《火种》一书的学术性、教育性、普及性。他认为,党史研究要有新内容、新方法,要有描绘、有色彩、有特写,这些都完美地体现在《火种》中。陈铁健指出《火种》有三个特点,第一,学术性强。大量档案资料与回忆性资料相互印证,加上作者全国各地的实地调查“跑材料”,能够保证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知识性。第二,故事性强。历史没有细节就没有故事性,如书中关于青年毛泽东的成长路程、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生动描绘,等等,能让读者很轻松读下去,对年轻人来说,同样拿起来就放不下。第三,让读者自己通过阅读来思考,客观真实又让读者掩卷之余有所思,有画龙点睛之效。《火种》提供的党史学习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与会学者认为,《火种》体现了历史和理论统一的真与善,既是有理论的历史读本,又是有历史的理论读物;既可以说是一部党史研究的文学作品,又可以说是一部文学创作的党史专著。作者恪守史学研究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站在历史现场还原历史,有文学笔法,有精神内涵,还有对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与阐释。这种正确的价值追求、引人入胜的文风文采,能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