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大胡子的书”来到中国 “宣言之光”照亮乡村

2021-04-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4月1日电 题:“大胡子的书”来到中国 “宣言之光”照亮乡村

作者 孙宏瑗

封面印有水红色马克思半身像,像下印有“马格斯”三字。长18厘米、宽12厘米,56页的全书用5号铅字竖排……目前唯一保存在中国农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在战争的血雨腥风中被辗转保存至今仍显芳华,尤为珍贵。

1926年,这本《共产党宣言》来到鲁北小山村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因书册封面印有马克思半身像,村民们形象地将其称作“大胡子的话”。在这片土地上,无数革命志士用“大胡子的话”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导革命斗争,展开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

图为,《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广饶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刘集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陈列馆,这座外形犹如展开的书本的场馆,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前去瞻仰学习。

场馆中,清晰展现着《共产党宣言》的故事。“1926年春节期间,在济南教书的女共产党员刘雨辉回家乡探亲,将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带回刘集村。”《共产党宣言》陈列馆馆长郭晗介绍说,时任党支部书记的刘良才如获至宝,利用自家场院的三间空屋,办起农民夜校,用朴素、平实、易于理解的语言为乡亲们讲解《共产党宣言》。

年近80岁的刘良才孙子刘奎湘说:“听老一辈人讲,爷爷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听‘大胡子’的话,农民就能有饭吃、有地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大胡子的书”,革命队伍不断壮大,星星之火不断蔓延。

在白色恐怖下,刘良才和刘集党支部不得不销毁党的机密文件和学习材料,但没舍得烧掉这本《共产党宣言》,而是将其包裹好密藏。1931年2月,刘良才被调离广饶。临行前,他把这本《共产党宣言》转交给支部委员刘考文保存。“刘考文有时把它藏在粮食囤底下,有时封进灶头,有时转移到屋顶脊瓦下面,才使这本书没暴露。”郭晗描述称。

图为,《共产党宣言》陈列馆。广饶县委宣传部供图

1932年8月,博兴暴动失败,刘考文预估自己可能被捕,便把这本《共产党宣言》转交给不太引起敌人注意的党员刘世厚保存。“我爷爷把这本书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刘世厚的孙子刘洪业告诉记者,1945年1月,日军火烧刘集,已经逃出村的刘世厚挂念这本书,冒着冲天火光偷偷潜回村里,从房屋雀眼中将这本书抢救出来,使这本小册子又度过了一次浩劫。

1975年5月,文物工作者到刘集村征集革命文物。84岁的刘世厚恋恋不舍地将自己用生命守护的《共产党宣言》捐出。这本“大胡子的书”,历经半个世纪沧桑后,重现世人眼前。

1985年,东营市政协在编纂文史资料时,注意到了这本《共产党宣言》。“中国石油大学教授余世诚等人查阅此书,认为广饶藏本《共产党宣言》既有重要学术价值,又有深刻教育意义,还对文物征集、文物保护工作有许多启示,提议加强研究和妥善保管。”郭晗介绍说。

“每一位党员都是一粒火种。他们回到家乡,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组织发动群众,革命之火越燃越旺。”刘集后村党支部书记刘洪燕称,传播、使用和保存《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诞生了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光荣的革命传统、烽火年代的历练使刘集村被称为益寿临广的“小莫斯科”。

而如今,《共产党宣言》发出的真理之光仍照亮着当地民众的奋斗之路。刘集后村传承红色基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效盘活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在此基础上,实行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生态种植产业,趟出一条“红绿双赢”的强村富民新路。

“依托《共产党宣言》纪念馆,村子将规划一条文化街。”刘洪燕说,通过设置红色旅游纪念品摊位、农业特产品摊位以及打造乡村民俗馆等,实现部分转移就业,在村内规划农家乐,打造三产联动的全方位旅游格局,促进村民增收。(完)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